[实用新型]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7125.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1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河岸 生态 护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属于生态园林领域,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底端的护脚基台、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若干根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可实现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情况下增强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园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市采取工程硬化手段把河流固化、渠道化,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坡、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刚性护坡结构,这种方式只考虑其强度功能和防水效应,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破坏了河岸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隔绝了水体和河岸土壤的物质交换过程,影响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过程,没有考虑到园林河岸的景观效应。
现有的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若采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结构,则护坡效果相对较差,且护坡的结构易在河岸坡体上发生滑坡现象,尤其是雨水冲击后的坡面,严重影响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以实现在不将河岸坡体与水体相隔绝的情况下增强护坡结构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设置在河岸坡体底端的护脚基台、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坡面上的若干根护坡杆,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所述护脚基台,若干根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均为毛竹护坡杆。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的顶端均倾斜弯曲插入至所述河岸坡体的内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根所述护坡杆均倾斜设置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形成三角形或倒三角形。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坡防护区包括水上坡岸防护区和水下坡岸防护区,所述水上坡岸防护区位于所述河岸坡体的上部分,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位于所述河岸坡体的下部分。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上坡岸防护区包括种植在所述河岸坡体上的陆生植物以及铺设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的水上砂土层,所述陆生植物和所述水上砂土层均位于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包括铺设在所述河岸坡体的坡面上的水下砂土层、铺设在所述水下砂土层上的碎石层,所述水下砂土层和所述碎石层均位于相邻两所述护坡杆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上砂土层上铺设有草皮。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下坡岸防护区还包括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在所述碎石层的碎石形成的间隙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通过在河岸坡体的底端设置护脚基台,可为河岸坡体底部进行支撑,以对河岸坡体整体提供阻挡力,增强河岸坡体的稳固性。
通过在河岸坡体的坡面设置若干根护坡杆对坡面进行防护,且若干根护坡杆之间形成护坡防护区,河岸坡体坡面未与水体隔绝,便于在护坡防护区种植植物或铺设土层等并与护坡杆联结形成对坡面的防护层,可有效对坡面进行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将若干根护坡杆的底端均插入护脚基台中,可有效防止护坡杆在恶劣天气下沿河岸坡体表面下滑,可增强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且使护坡杆、护坡防护区与护脚基台联结,对河岸坡体形成整体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7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焊接用工件支撑夹具
- 下一篇:园林水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