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丝轮修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5776.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池泉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嘉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5/12 | 分类号: | B26D5/12;B26D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薛辉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轮修复机,包括托板,托板的端面上设有两环绕传送设置的链条,两链条之间的间隔形成夹持传送道,在夹持传送道的上方设置有热切组件,在夹持传送道的出口位置设有可伸缩的拨离刀。自动分离纱丝,从而自动完全丝轮的修复处理,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而且使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轮使用后的修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丝轮修复机。
背景技术
织网机在使用时需要将纱丝(即经线和纬线)缠绕在丝轮上,用于丝轮的放料,在生产过程中丝轮的使用量是非常的大的,丝轮使用完后丝轮上未使用的纱丝需要分离出来,回炉再造,而且丝轮也需要重复使用,丝轮是铁材质,因此一般生产完成后,工人需要手工将纱丝拉出来,实现分离,由于这样需要处理的丝轮非常的多,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的大,而且效率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离纱丝的丝轮修复机,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使效率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轮修复机,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端面上设有两环绕传送设置的链条,两链条之间的间隔形成夹持传送道,在所述的夹持传送道的上方设置有热切组件,在所述夹持传送道的出口位置设有可伸缩的拨离刀。
所述的热切组件包括按压气缸以及热切刀,该热切刀与所述夹持传送道的平分线相对应,所述的热切刀的上下活动由所述按压气缸驱动。
所述的热切组件还包括抵压板,所述的热切刀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导杆,抵压板上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穿孔,所述导杆上配置压缩弹簧后其端部穿过穿孔并螺接上限位螺母,所述的按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抵压板连接。
所述的热切组件数量至少为两个上。
所述的拨离刀安装在一伸缩气缸的伸缩端。
所述的拨离刀呈长条状,其端部设有若干个沿宽度排列的尖刺。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丝轮从夹持传送道的进口处进入后,由于丝轮夹持在两链条之间传送,因此在热切组件对丝轮上的纱丝进行热切割时,丝轮是夹持固定的,热切组件沿砂轮的长度方向进行切割后,纱丝缠绕形成的圆体上形成切槽,在夹持传送道的出口位置再通过玻璃刀沿丝轮周面进行顶切,这样可使纱丝拨离丝轮,自动分离纱丝,从而自动完全丝轮的修复处理,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而且使效率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热切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玻璃刀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丝轮修复机,包括托板1以及待处理的丝轮2,托板1的端面上设有两环绕传送设置的链条3,链条3通过两个齿轮形成绕转,两个链条3的绕转呈相反方向,两链条3之间的间隔形成夹持传送道4,在夹持传送道4的上方设置有热切组件5,在夹持传送道4的出口位置设有可伸缩的拨离刀6。
热切组件5包括按压气缸51以及热切刀52,该热切刀52与夹持传送道4的平分线相对应,热切刀52的上下活动由按压气缸51驱动。丝轮2经夹持传送道4传送至热切组件5的下方后,热切刀52具备融化纱丝的高温,这里的温度至少在180°以上,热切刀52由按压气缸51驱动压切在缠绕在丝轮2的纱丝上,时间持续2至3秒钟,将纱丝热切处切槽,方便剥离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嘉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嘉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5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丝收卷机
- 下一篇:一种上引连铸铜杆自动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