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旋转门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5082.8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怀平生;安宏斌;郭银新;刘佳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11/08 | 分类号: | E06B11/08;G07C9/10;G07C9/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程小娟 |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旋转 门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旋转门禁装置,属于门禁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框、固定底梁、固定顶梁、旋转主轴、固定立柱和电子识别系统;弧形框包括下弧形框和上弧形框;下弧形框和上弧形框之间通过固定纵栏连接;固定底梁固定在入口的下边沿;固定顶梁与固定底梁相对设置,第一端固定在上弧形框上;旋转主轴上沿着周向设置有三组夹角为120°的旋转横栏,底端转动连接在固定底梁的第一端,顶端转动连接在固定顶梁的梁体上或与固定顶梁不接触;固定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底梁的第二端和固定顶梁的第二端连接,固定立柱上设置有朝向旋转主轴的固定横栏;固定横栏和旋转横栏交错设置。该装置可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控,相对于人工值守效率更高、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禁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安全旋转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在施工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门禁系统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目的就是限制人员进出,对进出人员进行管控,确保安全;未经安全培训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未经许可人员进入现场会给企业带来管理风险。为了限制人员私自进入现场,需要在施工现场活办公区入口设置专人对外来人员进行限制,通常需要专人值守,在一定程度上浪费资源,而且耗费精力。因此需要寻求一种自动门禁识别装置,实现上述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人工值守效率更高、节约成本、优势更加明显的安全旋转门禁装置,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旋转门禁装置,包括弧形框、固定底梁、固定顶梁、旋转主轴、固定立柱和电子识别系统;弧形框包括固定在入口的下边沿的下弧形框以及与下弧形框相对设置的上弧形框;下弧形框和上弧形框之间通过固定纵栏连接;固定底梁固定在入口的下边沿,位于下弧形框内测;固定顶梁与固定底梁相对设置,位于上弧形框内侧,第一端固定在上弧形框上;旋转主轴上沿着周向设置有三组夹角为120°的旋转横栏,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底梁的第一端,顶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顶梁的梁体上或与固定顶梁不接触;固定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底梁的第二端和固定顶梁的第二端连接,固定立柱上设置有朝向旋转主轴的固定横栏;固定横栏和旋转横栏交错设置;电子识别系统包括识别装置、限位装置和解锁装置;识别装置安装在连接下弧形框端部和上弧形框端部的固定纵栏上;限位装置设置在固定底梁上,用于限制旋转主轴旋转;解锁装置用于接收识别装置获取的信息,根据信息是否正确对限位装置进行解锁,并在人员通过弧形框后锁定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上弧形框的两端通过连接横梁连接;连接横梁的顶面与固定顶梁的底面相接。
进一步地,固定顶梁与上弧形框之间、固定顶梁与连接横梁之间以及固定顶梁与固定立柱之间通过直角连接板和连接螺栓连接;直角连接板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连接下弧形框端部和上弧形框端部的固定纵栏上设置有识别装置安装板。
进一步地,下弧形框的两端和中间以及固定底梁的两端设置有锚固板;锚固板上设置有供膨胀螺栓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安全旋转门禁装置中,弧形框和固定纵栏围合成行人通道,固定底梁、固定顶梁、固定立柱和固定横栏围合成禁行端,旋转主轴和旋转横栏构成了旋转单元。待通过人员到达行人通道的进口,取出门禁卡,识别装置对门禁进行识别并将信息传递给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判断信息是否正确,若信息正确,解锁装置对限位装置进行解锁,待通过人员推动旋转单元,从行人通道通过,解锁装置判断人员通过后,对限位装置发出锁定命令,限位装置将旋转单元锁定保证其不能转动;若解锁装置判断信息错误,则不对限位装置发出解锁命令,待通过人员不能通过。由上可知,采用上述安全旋转门禁装置能够实现人员进出打卡识别,无需人工管控、无登记注册人员无法进出,且该装置安全性能高,进出人员无法翻越,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简便、节约成本,相对于人工值守效率更高、节约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5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