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伺服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4678.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硕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F16J15/3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伺服 烧结 机头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伺服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内壁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内侧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短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箱板,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一侧连接有弹性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箱板远离弹性密封垫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箱板,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与第二密封箱板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一侧且位于连接装置顶部连接有耐高温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四块密封箱板,两两之间可以转动,由底部弹簧上弹可以及时填补车底凹凸,且耐高温密封垫及弹性密封垫也可以保证车底与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烧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伺服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烧结机机头机尾密封装置顶部的密封盖板大多由沿台车底梁长度方向排列的2-5块板对接而成,工作过程中通过台车底梁底面在全长范围内与密封盖板相互贴合来保证烧结机机头机尾的密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烧结机台车整体就是一件很大的铸件,除了极少数的重要位置需加工外,其余位置都是不加工的,其中包括台车底部,也就是说台车底部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的面,同时随着台车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实用,台车底部变形越来越大台车底梁很难保持理想状态,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挠度变形,而台车底梁一旦出现弯曲,其底面与密封盖板之间必将产生间隙,并由此造成漏风。
目前市场上的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一般为磁封或者为连杆重锤密封,这两种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均不理想,工作时间一旦过长,因为高温台车底部会发生挠性形变,密封板与台车之间会产生间隙,造成漏风,冷风进入台车内部后会导致烧结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型伺服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伺服式烧结机头尾密封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内壁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内侧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内部底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短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箱板,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一侧连接有弹性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箱板远离弹性密封垫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箱板,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与第二密封箱板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箱板一侧且位于连接装置顶部连接有耐高温密封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为中空长方体,所述连杆由箱体一侧内壁延伸至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于箱体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管的数量为四组,四组竖管之间互相平行,每组竖管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位块的长度与短杆的宽度之和大于竖管的口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密封箱板大小尺寸与第二密封箱板的大小尺寸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密封垫两侧末端分别与箱体内壁及第一密封箱板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同心轴线套接有双头螺纹栓,所述双头螺纹栓底部及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通孔的口径与第二通孔的口径大小相等,所述双头螺纹栓与第一通孔之间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硕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硕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4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环境治理土壤修复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氧乙烷换热优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