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材高温切断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4623.5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望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继望锻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7/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杨政委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高温 切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材高温切断机构,包括安装于箱体上的加热箱体、通有高频交流电的线圈以及剪切组件,加热箱体的左端设有钢材进口,加热箱体的右端设有钢材出口,线圈安装于加热箱体的内部,且钢材进口、线圈的内圈以及钢材出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剪切组件安装于加热箱体上且位于线圈的右侧。钢材经过钢材进口进入线圈的内圈,产生涡流效应从而被迅速加热后再从钢材出口引出,再通过剪切组件将钢材剪断使得引出至钢材出口外的钢材掉落,整个过程中,加热耗时短,加热效率高,且线圈的占用空间小便于缩小加热箱体的整体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材高温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可改变其机械性能。锻件按坯料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温锻和热锻。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加工,热锻是在高于金属坯料的再结晶温度下加工。
现有技术中,带有内孔以及周边小孔的锻件成型(例如法兰、联轴器等),其一般需要先钢材输送至加热炉的内部经加热后,再从加热炉内引出并使用切刀切断钢材;然后,通过人工将切断的钢材夹持到上下模内,再启动液压机进行挤压成型,成型后的锻件再通过热冲孔工艺后得到锻件粗胚,最后再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整个过程中,加工步骤多,加工效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且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人工推动钢材控制进给量,难以控制钢材的裁剪量;另外,加热炉的体积较大,加热耗时长,加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材切断设备,其通过牵引机构牵引钢材运动至加热箱体内部,无需人工推动钢材,且便于控制钢材的进给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材高温切断机构,其通过对进入加热箱体内部的进行钢材高效、快速的加热,并可以对加热后的钢材进行快速剪切,且占用空间小,便于缩小加热箱体的整体体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件内孔及周边小孔整体热冲装置,其通过送料机构可以自动将钢材运送至挤压成型机构上,且通过卸料机构可以自动对挤压成型机构上成型后的锻件进行卸料,无需人工介入,降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材挤压成型机构,其通过挤压成型机构可以将钢材挤压形成锻件并在成型后的锻件上形成内孔及周边小孔,其减少了锻件的加工步骤,提高了其加工成型的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切断设备,包括箱体、带有钢材进口和钢材出口的加热箱体、用于牵引钢材进入加热箱体的牵引机构以及用于对加热箱体内部的钢材进行加热并进行剪切的高温切断机构,所述加热箱体安装于箱体上,所述钢材进口设置于加热箱体的左端,所述钢材出口设置于加热箱体的右端,且所述的钢材进口和钢材出口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牵引机构安装于箱体上且位于加热箱体的左方,所述高温切断机构安装于加热箱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支架、上导轮、下导轮、驱动电机以及用于连接驱动电机和下导轮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箱体内部,所述支架安装于箱体上,所述的上导轮和下导轮均可转动安装于支架上,所述的上导轮和下导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钢材的夹持区域,且所述的夹持区域和钢材进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从而自动控制所述上导轮和下导轮之间形成的夹持区域夹持钢材向右移动的速度,进而控制钢材的进给量。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的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装于箱体上。其优点是:所述防护罩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因杂物被卡进所述传动机构上从而造成设备故障或者造成安全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继望锻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继望锻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46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