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体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3258.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贺贺 |
主分类号: | B63B1/12 | 分类号: | B63B1/12;B63B3/48;B63B3/14;B63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体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体船,属于船舶技术领域。该多体船包括有:甲板;设置在甲板的下方、且具有船舱结构的多个下部船体,各个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与甲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多个下部船体沿甲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保持间距;与下部船体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纵向片体,各个纵向片体的高度方向的上端与甲板连接、下端与其相对应的下部船体连接,纵向片体的长度方向与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纵向片体设置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减轻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体船增加了下部船体的排水量并通过稳固的镂空式连接结构连接下部船体与甲板,提高了整个船体的结构稳固性、耐波性、对风浪载荷的抵抗性和抗倾覆能力等安全性能并增加载重量提高了作业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体船。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多体船是指将间隔一定距离的主船体10和位于主船体10两侧的片体20,通过上部的一体式强力构架30连成一体的船舶。主船体10和片体20用于排水,上部构架30用于承接大面积甲板和载重。同单体船相比,多体船具有更高的速度、更大的甲板空间和更强的抗打击能力。现有技术中的多体船,如图1所示,主船体10两侧的片体20体积较小、仅用于保持整个船体平衡,主体船10和片体20都与上部构架30连接或主船体10和片体20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杆的形式连接,片体20与整个船体的连接性较弱、强度和稳定性均有待提高且造成多体船排水量较小、载重受限、横向强度较小且由于水线面面积较小(水平面和船体的截交面),较小的载荷变化(例如航行中燃油的消耗、海浪载荷或风载荷)却会引起较大的吃水变化,使得多体船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有待提高。
有鉴于此,如何提高多体船的载重性、稳固性和抗倾覆性能,以增强多体船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体船,其增加了下部船体的排水量并通过稳固的带镂空结构的连接结构连接下部船体与甲板,提高了整个船体的结构稳固性、耐波性、对风浪载荷的抵抗性和抗倾覆能力等安全性能并增加载重量提高了整体作业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体船,包括有:甲板;设置在所述甲板的下方、且具有船舱结构的多个下部船体,各个所述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甲板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多个所述下部船体沿所述甲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保持间距;与所述下部船体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纵向片体,各个所述纵向片体的高度方向的上端与所述甲板连接、下端与其相对应的所述下部船体连接,所述纵向片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纵向片体设置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减轻孔。
优选地,所述纵向片体的竖截面呈上下两端宽中间部窄的结构且所述纵向片体的两个侧面均为平滑连接的弧形面。
优选地,所述纵向片体的船首位置的两个侧面沿船尾至船首的方向逐渐靠拢直至合并、以形成位于所述船首位置的刃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刃状结构的横截面尺寸沿所述甲板至所述下部船体的方向逐渐缩小。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片体之间设置有沿所述下部船体的宽度方向连接二者的横撑。
优选地,所述横撑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下部船体设置有船尖,沿船尾至船首的方向所述船尖呈船体尺寸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减轻孔设置有多个、沿所述下部船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下部船体的船首位置设置有球鼻艏,所述下部船体的船尾位置设置有推进器群组。
优选地,所述甲板设置有多层、沿竖直方向分布,且相邻的两层所述甲板之间设置有纵向舱壁和横向舱壁、形成相互隔开的格子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贺贺,未经吴贺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3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经济开发基础平台模块及海上平台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神经监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