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桶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2158.1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聂小强;赵昶旭;杜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倍恩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疗器械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桶式装置,包括桶体、桶盖、内胆,所述的桶体上部设置桶盖,所述的桶盖上设置安全阀,所述的桶体顶部设置锁紧座A,所述的锁紧座A上设置螺栓孔,所述的桶盖上相对锁紧座A位置处设置锁紧座B,所述的锁紧座B上设置螺栓孔,所述的锁紧座A与锁紧座B之间通过锁紧螺栓连接,桶体底部安装加热器,加热器上方设置放置板,放置板固定设置于桶体内部,放置板上设置通气孔,放置板上部放置内胆,内胆外侧面设置防偏块体,内胆内部设置分隔板,内胆底部设置进气孔,内胆顶部设置凹槽,凹槽内安装提手环;总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灭菌效果好、灭菌效率高、便于取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灭菌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桶式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中,凡是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再次使用前都必须经过灭菌处理,目前对这些器械进行灭菌普遍采用灭菌桶,传统的灭菌桶是将一定数量的器械倒入桶内,利用高压蒸汽、灭菌液、臭氧或紫外线灯对器械进行灭菌,但是传统的灭菌桶由于不对器械进行分类,导致放置的器械数量少,灭菌效果差,工作效率低;且传统的灭菌桶存在消毒后的器械不容易取出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桶式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消毒器械进行分类放置,灭菌效果良好;并且灭菌后的器械容易取出,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桶式装置,包括桶体、桶盖、内胆,所述的桶体上部设置桶盖,所述的桶盖上设置安全阀,所述的桶体顶部设置锁紧座A,所述的锁紧座A上设置螺栓孔,所述的桶盖上相对锁紧座A位置处设置锁紧座B,所述的锁紧座B上设置螺栓孔,所述的锁紧座A与锁紧座B之间通过锁紧螺栓连接,所述的桶体底部安装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上方设置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固定设置于桶体内部,所述的放置板上设置通气孔,所述的放置板上部放置内胆,所述的内胆外侧面设置防偏块体,所述的内胆内部设置分隔板,所述的内胆底部设置进气孔,所述的内胆顶部设置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提手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桶盖顶部设置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偏块体为半球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手环两端分别设置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处设置手指槽。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是,本实用新型在内胆外侧面设置了防偏块体,使内胆与桶体之间接触,防止内胆发生晃动造成医疗器械的损坏,影响灭菌效果。二是,本实用新型在内胆内部设置了分隔板,分隔板将内胆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多个放置空间,对放入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放置,提高灭菌效率,提升灭菌效果。三是,本实用新型内胆的顶部设置了凹槽,在凹槽内安装提手环,进行灭菌作业时,将提手环置于凹槽内;灭菌完成后,打开桶盖,一个手指进入手指槽,将提手环从凹槽中提起,然后提着提手环便可将内胆取出,然后将内胆内部空间的医疗器械取出即可。四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螺栓将桶体、桶盖固定连接到一起,可以提高桶体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桶盖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提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 2、桶盖 3、内胆 4、安全阀 5、锁紧座A 6、螺栓孔 7、锁紧座B 8、锁紧螺栓 9、加热器 10、放置板 11、通气孔 12、防偏块体13、分隔板 14、进气孔 15、凹槽16、提手环 17、把手 18、转轴 19、手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倍恩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倍恩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2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良好医疗保健功能的衬衣
- 下一篇:一种携带内窥镜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