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装置及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2078.6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7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艾穗江;黎咸勇;陈文坚;廖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07 | 分类号: | F16K11/07;F16K31/70;F24H9/2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装置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恒温装置,包括:阀体,位于所述阀体侧部的热水阀口、冷水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的感温包,与所述感温包连接的弹簧,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感温包接触的调节旋钮;其中,所述阀芯包括:隔板,在所述隔板上侧设有与之连接并与所述热水阀口对应的热水阀门,在所述隔板下侧设有位于所述热水阀门的正下方并与所述热水阀口对应的进热水口,在所述隔板下侧还设有与之连接并与所述冷水阀口对应的冷水阀门,在所述隔板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冷水阀门正上方并与所述冷水阀口对应的进冷水口;在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用来固定所述感温包的内孔和连通隔板上、下侧的冷水通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装置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水器中,尤其是电热水器,出水温度高达60℃,通过普通混水阀开阀开度与冷水混合来降低混水出水温度。普通混水阀开阀开度是靠人工手动控制,难以把控开度,且混水出水温度是靠人体感知是否达到适合的水温,这种调节水温的方法易使人体烫伤。
一篇公开号为CN101943275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公开一种自动恒温混水阀,其内部阀芯采用活塞结构,活塞外圆套有胶圈与阀体内壁接触密封,因活塞长期反复运动,胶圈经过阀体冷热水阀口时易磨损,冷热水篡位,混水效果差,导致恒温性能不稳定,为克服这些缺陷,我们对热水器出水温度恒温装置进行了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避免冷热水篡位、混水效果好的混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混水装置的热水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恒温装置,包括:阀体,位于所述阀体侧部的热水阀口、冷水阀口,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的阀芯,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的感温包,与所述感温包连接的弹簧,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感温包接触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隔板,在所述隔板上侧设有与之连接并与所述热水阀口对应的热水阀门,在所述隔板下侧设有位于所述热水阀门的正下方并与所述热水阀口对应的进热水口,在所述隔板下侧还设有与之连接并与所述冷水阀口对应的冷水阀门,在所述隔板上侧还设有位于所述冷水阀门正上方并与所述冷水阀口对应的进冷水口;在所述隔板上还设有用来固定所述感温包的内孔和连通所述隔板上、下侧的冷水通槽。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旋钮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体的下侧为混水腔,在所述混水腔上连接有出水接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隔板的底面抵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内壁或所述出水接头的端面接触抵靠。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隔板将所述阀体的内腔间隔成热水腔、冷水腔,所述热水腔和所述冷水腔通过所述冷水通槽连通。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内孔位于所述隔板的中部,所述内孔套在所述感温包的外圆上固定。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阀芯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固定座呈门形结构,所述固定座的外壁与所述阀体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固定座的侧面嵌入所述阀芯内与所述阀芯的侧面紧密配合,用来限制来所述阀芯的旋转。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冷水通槽包括位于所述隔板边缘处的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两臂分别与两所述冷水通槽的侧面紧密配合,用来限制所述阀芯的旋转。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旋钮包括旋钮、调节螺钉和密封圈,所述调节螺钉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阀体顶部,所述调节螺钉和所述阀体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感温包的顶杆端面与所述调节螺钉的底面接触,所述调节螺钉头部设有直纹,所述旋钮的内壁与所述直纹配合固定。
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阀体的端面上设有刻度,在所述旋钮上设有与所述刻度配合的指针,所述刻度的取值范围为: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2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