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氧水氧化尾气换热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1348.1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平安;贺梁;吉曾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0;F01K25/14;B01D53/00;C01B15/01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5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氧水 氧化 尾气 分离 装置 | ||
一种双氧水氧化尾气换热分离装置,一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一,分离器一进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一通路一出口端,换热器一通路一进口端通有双氧水氧化尾气,分离器一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二通道一进口端;二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二,分离器二进、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二通道一出口端、阀门一和阀门二相连通的管道上,阀门二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阀门一另一端与涡轮机进气口连通;三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三,分离器三进、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涡轮机排气口端、换热器二通道二进口端,换热器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不消耗其他能量的情况下回收大量的重芳烃,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氧水氧化尾气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氧水氧化尾气换热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双氧水需求的大量增加,以及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双氧水生产装置的单套产能越来越大,双氧水氧化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在双氧水生产过程中,氧化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重芳烃,重芳烃是主工艺流程中的一种原料,直接随双氧水氧化尾气排放,既浪费也会污染大气,造成环保压力。同时双氧水氧化尾气也有一定的压头,直接排放也会浪费大量的能量,而且不经过减压也会产生一定的驰放噪音。双氧水氧化尾气处理段是主工艺流程的辅助后处理段,处于防爆要求高的场所,尾气发电系统要求结构设计可靠简单、运行安全稳定,能快速投入使用,操作维护要求简便,要求尽可能多的提供冷量回收尾气中的重芳烃,同时尽可能多的发电。双氧水生产装置设计的低压电网容量一般有限,双氧水生产装置的单套氧化尾气所能发出的电功率越来越大,采用低压异步发电方式并网时启动电流较大,即使采取限制电流措施,也可能干扰电网,同时会增加并网设备的复杂程度,受低压电网负荷影响大。现有双氧水氧化尾气回收换热分离装置,循环水用量不能自动调节,分离器一入口温度不稳定,分离效果不好,换热器二出口温度不能自动调节,不能很好的控制涡轮机出口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涡轮机出口存在结冰的可能性,系统制冷量不能最大化,而且系统也不稳定,换热分离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并且过量使用循环冷水对尾气进行降温,浪费资源,并且回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氧水氧化尾气回收换热分离装置,在不消耗其他能量的情况下回收大量的重芳烃,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双氧水氧化尾气换热分离装置,包括一级分离装置,所述一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一,分离器一进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一通路一出口端,换热器一通路一进口端通有双氧水氧化尾气,分离器一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二通道一进口端;所述换热器一通路二内通有循环冷却水;
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二,分离器二进、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换热器二通道一出口端、阀门一和阀门二相连通的管道上,阀门二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阀门一另一端与涡轮机进气口连通;所述换热器二通道一进、出口端的管道上还并联有一个换热器二旁路,换热器二旁路上设置有换热器二旁路控制阀;
三级分离装置,三级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三,分离器三进、出口端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到涡轮机排气口端、换热器二通道二进口端,换热器二通道二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
所述换热器二通路一进口端管道上还连接有一个手阀。
所述换热器一通路二循环冷却水进口端设置有循环水控制阀。
所述分离器一、分离器二、分离器三内均安装有一个除沫器,各除沫器分别将分离器一、分离器二、分离器三内部空间分为上下两部分,分离器一、分离器二、分离器三上部分顶端均设置有一个排气口,分离器一、分离器二、分离器三下部分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液口,各排液口经过一排液管道与重芳烃储罐连接,各排液管道上均设置有一排液控制阀;分离器一、分离器二、分离器三上均设置有一个液位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1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电子烟雾化油仓
- 下一篇:一种冲压铆接式结构的电动自行车用链轮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