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1164.5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州;刘阿生;陈朝泉;刘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祥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1 | 代理人: | 许建成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基板及多个热交换鳍片。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些热交换鳍片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该些热交换鳍片凸出于基板的第一表面,该些热交换鳍片形成间隔的设置,每相邻的两热交换鳍片之间各形成一沟槽,且该些沟槽凹陷于基板的第一表面,该些沟槽由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由此,可获得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且使流体较为接近热源,使其散热效率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用以协助电子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工业的产品发展趋于精密化,如集成电路或计算机等装置,除了体积设计小型化外,相对所衍生的热量也大幅地增加,故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较大。针对各种电子发热元件皆设有相对应的散热装置,以能维持其在许可的温度下正常运作。
对于于高功率电子发热元件来说,一般会使用水冷头协助散热,该水冷头包括一基板及多个热交换鳍片,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设置于基板上,用以增加热交换面积。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的制作通常是在基板上预先成型一凸台,再利用刀具于凸台上铣切出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位于基板的表面外,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形成于多个所述沟槽之间。另外,也可在基板上利用刀具直接铣切出多个沟槽,以形成多个热交换鳍片。
另外,该水冷头还可包括一盖体,该盖体盖置于基板上,使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位于盖体的腔室内,流体能通过一入水口输入腔室内,并由一出水口输出。该基板能与电子发热元件接触,当流体通过腔室时,能将电子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通过该流体快速带走,用以协助电子发热元件散热。
但是,上述现有的散热装置,无法获得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且流体无法更为接近热源,使其散热效率难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散热装置,旨在获得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且使流体较为接近热源,以提升散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相对的两面;以及
多个热交换鳍片,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设置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凸出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形成间隔的设置,每相邻的两热交换鳍片之间各形成一沟槽,多个所述沟槽凹陷于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多个所述沟槽由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
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技术方案,其多个沟槽凹陷于基板的第一表面,多个沟槽由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使得多个所述沟槽较为接近基板的第二表面及热源,当流体通过多个所述沟槽时,流体可较接近热源,可提供热源较佳的散热效率,且多个所述沟槽由基板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亦可使得多个所述热交换鳍片的热交换面积大幅的增加,以增加热交换率,提升其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图3为图1的Ⅲ-Ⅲ剖视图。
图4为图1的Ⅳ-Ⅳ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Ⅶ-Ⅶ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祥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祥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11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动定时功能智能台灯
- 下一篇: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修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