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70532.4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2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陆梁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鸿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21/00 | 分类号: | F16N21/00;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赵艳平 |
| 地址: | 21415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装配 环形 模具 | ||
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包括上内环、外环、下内环、环状注油嘴;上内环、下内环从上方和下方嵌入在外环,上内环与外环的上端部形成环状注油嘴,上内环外径与外环的内径配合处为间齿的结构,下内环的上端与上内环的下端有一空隙、此空隙向上与间齿的缝隙连通、向下与下内环中央的油道连通,而且上内环外径与外环内径的设有缝作为环状注油嘴的流油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可应用于双列深沟球轴承油脂加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作为一种标准件,轴承注脂是轴承装配中重要工序,我们知道润滑脂具有很好的黏附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和润滑性,能够提高高温抗氧化性,延缓老化,能溶解积碳,防止金属磨屑和油污的结聚,提高机械的耐磨、耐压和耐腐蚀性。明白了润滑脂在轴承中的运动过程之后,润滑脂合理的加注到轴承的沟道、保持器间隙内才能使轴承运转使用。
轴承装配过程中,双列球轴承因两端均装配有保持器,这使得轴承套圈与保持器间的间隙很小,注油模具无法直接将油脂注入到轴承内部,或是在注入油脂后轴承保持器外表面粘附了很多油脂,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容易污染轴承造成轴承安装使用困难甚至失效。
现有普通注油模具是将油脂从轴承套圈与保持器间的缝隙口注入,现有注油模具出脂孔是等分加工孔,加脂时将孔对准轴承套圈与保持器间隙处加注,但在加注过程中油脂在出脂时并不规律,而且出脂孔与轴承间隙间位置有偏差,加注过程中油脂容易加注到保持器外表面,这使得轴承在装配运转过程中容易污染,无法达到客户的验收要求,另外这种等分孔的加注方式无法直接将油脂分布加入到轴承的沟道、钢球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利用此环形注脂模具将油脂直接均匀加注到轴承沟道,保持器外表面无残留油脂,并且油脂成环形分布在沟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包括上内环1、外环2、下内环3、环状注油嘴4;上内环、下内环从上方和下方嵌入在外环,上内环与外环的上端部形成环状注油嘴,上内环外径与外环的内径配合处为间齿5的结构,下内环的上端与上内环的下端有一空隙7、此空隙7向上与间齿5的缝隙连通、向下与下内环中央的油道9连通,而且上内环外径与外环内径的设有缝6作为环状注油嘴的流油通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加注过程中油脂不会加注到保持器外表面,而且环状出脂孔与轴承间隙间位置无偏差,将油脂均匀加入到轴承的沟道、钢球内。保持器外表面无残留油脂,并且油脂成环形分布在沟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轴承装配环形注脂模具的结构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上内环1、外环2、下内环3、环状注油嘴4、间齿5、上内环外径与外环内径的缝隙6、下内环的上部空隙7、油孔8、油道9。
根据轴承图纸确定轴承套圈与保持器间隙大小。从而决定环状注油嘴4的直径与环状注油嘴4的宽度。模具包括上内环1、外环2、下内环3、环状注油嘴4,油嘴4的宽度为0.2-0.5mm;上内环1、外环2的最上端设有薄圈,两个薄圈前端为环状注油嘴4,中央为油的流道。上内环、下内环从上方和下方嵌入在外环,上内环与外环的上端部形成环状注油嘴,上内环外径与外环的内径配合处为间齿5的结构,下内环的上端与上内环的下端有一空隙7、此空隙7向上与间齿5的缝隙连通、向下与下内环中央的油孔8连通,而且上内环外径与外环内径的设有缝6作为环状注油嘴的流油通道。间齿5是上内环1、外环2配合处的类似方齿轮间隙结构(也可以其它有间隙通道使油流出的通道结构),即内环1、外环2配合处使方齿轮间隙为流油通道,上内环外径与外环内径的缝6也是出油的油道,宽度略大于油嘴4的宽度;缝6也是出油的油道,与一上述流油通道之间设有较宽的环状的油道9,以保证供油的充分。外环2的纵截面有台阶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鸿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鸿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05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焊接材料的挤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膜型水上安全警示浮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