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电石灰干燥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9981.7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恒;毛翠荣;段彬彬;李烨;曾兰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1/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工程施工 用电 石灰 干燥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石灰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电石灰干燥脱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干燥室、热交换器和上料输送带,所述上料输送带的一端穿过进料口后延伸至干燥室内,所述干燥室顶部的出风口通过排风管道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干燥室底部的进风口通过引风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干燥室内设有滤带和导向辊,所述滤带依次绕过多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辊形成一闭合回路,且所述闭合回路的一端位于上料输送带端部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干燥的方式,可大大缩短电石灰的脱水干燥时长,提高电石灰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石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电石灰干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石灰是化工企业以电石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副产品,它是用水法排放的,由流动状态进入沥水池,沥水后呈塑性状态,挖出存放或直接排放到储灰场,大面积自然脱水,自然脱水存在时间长、内外脱水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电石灰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电石灰干燥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公路工程施工用电石灰干燥脱水装置,包括干燥室、热交换器和上料输送带,所述上料输送带的一端穿过干燥室一侧的进料口后延伸至干燥室内,所述干燥室顶部的出风口通过排风管道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干燥室底部的进风口通过引风通道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干燥室内设有滤带和导向辊,所述滤带依次绕过多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辊形成一闭合回路,且所述闭合回路的一端位于上料输送带端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闭合回路的上侧边依次绕过翻料辊A和翻料辊B,所述翻料辊B设置于翻料辊A下方靠近上料输送带一侧以使闭合回路上侧边呈Z型。
优选的,所述干燥室底部设有布气板。
优选的,所述干燥室的一侧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设有门帘。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和热交换体,所述热交换体固定设置于壳体内侧并使壳体内腔分割成腔室A、腔室B、腔室C和腔室D,所述热交换体上设有立体垂直交叉的换热通道A和换热通道B,所述换热通道A的两端分别与腔室A、腔室C连通,所述换热通道B的两端分别与腔室B、和腔室D连通;所述腔室A与排风管道连通,所述腔室B与氮气输入管连通,所述腔室C与排放管连通,所述腔室D与引风管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干燥的方式,可大大缩短电石灰的脱水干燥时长,提高电石灰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在干燥室内设有由滤带和导向辊形成的闭合回路,且在闭合回路的上侧边上设有Z型段,可实现电石灰在干燥过程中的翻转,以保证电石灰各个侧面的均匀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交换体的立体图;
10为干燥室,20为热交换器,30为上料输送带,40为闭合回路;
11为进料口,12为出料口,13为出风口,14为排风管道,15为进风口,16为引风通道,17为布气板,18为氮气输入管,19为排放管,21为壳体,22为热交换体,23为腔室A,24为腔室B,25为腔室C,26为腔室D,27为换热通道A,28为换热通道B,41为滤带,42为导向辊,43为翻料辊A,44为翻料辊B。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未经平顶山市公路交通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9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