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端锥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9895.6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印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 ||
一种三层端锥,其包括内锥、外锥以及夹持在所述内锥与所述外锥之间的隔热棉,所述三层端锥设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其中所述内锥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第一端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二端部,所述外锥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第三端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压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设有空隙。如此设置,内锥与外锥之间可以具有更大的装配间隙,提高了内锥与外锥组装的便利性;另外,通过将第二端部与第四端部不压合,节省了一道工序,降低了制造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层端锥,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现有技术中的单层端锥和双层端锥已无法满足新排放法规的要求。作为一种改进,通常采用三层端锥,即包括内层端锥、外层端锥以及夹持在中间的隔热棉,从而有效实现了隔热、保温、降噪的功能。然而,三层端锥的装配工艺复杂,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三层端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层端锥,其包括内锥、外锥以及夹持在所述内锥与所述外锥之间的隔热棉,所述三层端锥设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其中所述内锥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第一端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二端部,所述外锥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第三端部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处的第四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端部压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之间设有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向所述第四端部延伸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空隙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四端部相互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开口小于所述第二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端部高于所述第一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端部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用以防止所述隔热棉从所述空隙中溢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弯部用以定位与所述三层端锥组装的后处理壳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部与第三端部压合在一起,而第二端部与第四端部之间设有空隙;如此设置,内锥与外锥之间可以具有更大的装配间隙,提高了内锥与外锥组装的便利性;另外,通过将第二端部与第四端部不压合,节省了一道工序,降低了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三层端锥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三层端锥与后处理壳体相配合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三层端锥,其包括内锥1、外锥2以及夹持在所述内锥1与所述外锥2之间的隔热棉3。所述三层端锥设有第一开口10以及第二开口20,其中所述内锥1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0处的第一端部11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0处的第二端部12,所述外锥2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0处的第三端部21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0处的第四端部22,其中所述第一端部11与所述第三端部21压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端部12与所述第四端部22之间设有空隙4。
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10小于所述第二开口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多功能运料车
- 下一篇:一种可调气压蝴蝶机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