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8412.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太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12/53;H01R12/58 |
代理公司: | 11613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国胜;白鹤 |
地址: | 5161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脚 电线夹持部 连接器主体 夹持部 线材 芯线 本实用新型 线束连接器 包覆段 过渡部 裸露段 紧固 内折 线束 扎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连接器主体包括芯线夹持部、电线夹持部以及设置于芯线夹持部与电线夹持部之间的过渡部,电线夹持部包括两个第一夹线脚,两个第一夹线脚分别自电线夹持部的两端朝外侧突伸而成,其结构通过将线束放置入连接器主体内,依次将第一卡线脚、第二卡线脚以及第一夹线脚,第二夹线脚内折,使线材的裸露段、包覆段分别达到扎紧牢固的效果,以达到能够保护线材、增加连接紧固强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连接器,尤其是能够保护线材、增加连接紧固强度的线束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领域的发展,很多电子连接器里面有许多线路是需要并联的,导致选择受到限制从而使用较多的产品将其并联,电路板电路设计需要走多几条并联线路将其连接在一起,这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制造成本较高,并且线路并联后由于外部无固定保护措施使得芯线直接受力,容易折断的品质风险,为避免以上几类问题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克服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其能够保护线材、增加连接紧固强度。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芯线夹持部、电线夹持部以及设置于芯线夹持部与电线夹持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电线夹持部包括两个第一夹线脚,两个第一夹线脚分别自电线夹持部的两端朝外侧突伸而成。
通过将线束放置入连接器主体内,依次将第一卡线脚、第二卡线脚以及第一夹线脚,第二夹线脚内折,使线材的裸露段、包覆段分别达到扎紧牢固的效果,以达到能够保护线材、增加连接紧固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线夹持部两侧设有第二夹线脚,该第二夹线脚分别自芯线夹持部的两侧朝外侧突伸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芯线夹持部还包括外侧弯曲延伸的卡止突起,该卡止突起的数量为三个,分别位于连接器主体的三个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芯线夹持部还包括第一卡线脚和第二卡线脚,第一卡线脚和第二卡线脚分别位于芯线夹持部的两侧,两者互相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主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扣孔,扣孔的一端设有突片,该突片从扣孔的一端外弯折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渡部自电线夹持部先直后弯连接芯线夹持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结构通过将线束放置入连接器主体内,依次将第一卡线脚、第二卡线脚以及第一夹线脚,第二夹线脚内折,使线材的裸露段、包覆段分别达到扎紧牢固的效果,保护芯线不直接受外力而断裂,以达到能够保护线材、增加连接紧固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主体;
2:芯线夹持部;
21:第二夹线脚;
22:卡止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太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太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