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7887.8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9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翔 |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钩 朝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包括固定于鱼线下端的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所述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通过钩坠焊铸成一体;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的内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钩坠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相对应连通的U形穿线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强度高,将鱼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鱼来吃饵,不会碰到鱼线,增加上钩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
背景技术
渔具是采捕海洋和内陆水域的鱼、虾、蟹、贝类等经济动植物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一般渔具可分为网渔具、钓渔具、其他渔具。按中国国家标准,可分为刺网、拖网、围网、地拉网、张网、敷网、抄网、掩罩、陷阱、钓具、耙刺、笼壶等12类。有的还包括利用声、光、电、气泡幕等装置在捕捞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工具。
朝天型钓鱼钩,是我国南方地区垂钓爱好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手竿钓鱼钩。它由鱼钩与钩坠两者焊合而成。这种朝天型钓鱼钩虽然深受垂钓者喜爱,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强度低,当鱼来吃饵时,鱼线会挡口,影响上钩率。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钩的朝天钩,包括固定于鱼线下端的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所述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通过钩坠焊铸成一体;
所述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的内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所述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
所述钩坠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相对应连通的U形穿线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钩坠为椭球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垂直设置,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为圆环状或椭圆环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之间还通过连接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为中部向上弧形弯曲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鱼钩、第一穿线环、连接件、第二穿线环和第二鱼钩依次一体成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具有双钩的朝天钩,结构设计合理,强度高,将鱼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鱼钩和第二鱼钩,鱼来吃饵,不会碰到鱼线,增加上钩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穿线环和第二穿线环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第一穿线环、第二穿线环和连接件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鱼钩,2-第二鱼钩,3-鱼线,4-钩坠,41-U形穿线通道,5-第一穿线环,51-第一穿线孔,6-第二穿线环,61-第二穿线孔,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翔,未经金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浸泡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