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二次反射塔光热电站的缓冲储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7864.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7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钟福春;崔贤基;姜晓霞;陈玲;李泽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60/20 | 分类号: | F24S60/20;F24S5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二次 反射 光热 电站 缓冲 系统 | ||
一种应用于二次反射塔光热电站的缓冲储热系统,属于光电系统储热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反射塔在使用中由于光热电站集热系统面积较大,各个模块相聚较远,当有云块从集热系统上空飘过时,会影响集热系统个别模块集热,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同时影响系统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包括储热总系统和N个缓冲子系统,每个缓冲子系统包括子模块热盐罐、子模块冷盐罐、子模块热盐泵、子模块冷盐泵、去往吸热器的管路、去往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管路、来自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管道、子模块吸热器和来自吸热器的管路。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光热电站的储热过程中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由于天气变化对光热电站的储热系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二次反射塔光热电站的缓冲储热系统,属于光电系统储热领域。
背景技术
二次反射塔是一种新型的塔式光热发电技术,该技术与传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不同的是,二次反射技术使得原本安装在几十米高塔上的吸热器改为近地面安装,这一革命性的改变克服了传统塔式技术的诸多不足。然而由于二次反射塔的塔高受限,其单塔容量较低,目前单塔最大容量为5MW,单塔无法满足大容量光热电站的发电要求,二次反射塔式光热电站采用多模块组合,然而由于光热电站集热系统面积较大,各个模块相聚较远,当有云块从集热系统上空飘过时,会影响集热系统个别模块集热,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同时影响系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二次反射塔在使用中由于光热电站集热系统面积较大,各个模块相聚较远,当有云块从集热系统上空飘过时,会影响集热系统个别模块集热,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同时影响系统安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应用于二次反射塔光热电站的缓冲储热系统。
一种应用于二次反射塔光热电站的缓冲储热系统,它包括储热总系统,储热总系统中包括储热总系统热盐罐、储热总系统冷盐罐、储热总系统热盐泵、储热总系统冷盐泵、去往蒸汽发生系统的热盐母管和来自蒸汽发生系统的冷盐母管,储热总系统热盐泵的输入端与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输出端相连,储热总系统热盐泵的输出端与去往蒸汽发生系统的热盐母管的输入端相连,去往蒸汽发生系统的热盐母管的输出端与蒸汽发生系统的输入端相连,蒸汽发生系统的输出端与来自蒸汽发生系统的冷盐母管的输入端相连,来自蒸汽发生系统的冷盐母管的输出端与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输入端相连,储热总系统冷盐泵的输入端与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输出端相连,储热总系统冷盐泵的输出端与来自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管道的输入端相连,它还包括N个缓冲子系统,N为正整数,每个缓冲子系统包括子模块热盐罐、子模块冷盐罐、子模块热盐泵、子模块冷盐泵、去往吸热器的管路、去往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管路、来自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管道、子模块吸热器和来自吸热器的管路;
所述去往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管路上设有N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所述来自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管道上设有一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
子模块冷盐泵的输入端与子模块冷盐罐的输出端相连,子模块冷盐泵的输出端通过去往吸热器的管路与子模块吸热器的输入端相连,子模块吸热器的输出端通过来自吸热器的管路与子模块热盐罐的输入端相连,子模块热盐泵的输入端与子模块热盐罐的输出端相连,子模块热盐泵的输出端与去往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管路的一个输入端相连,去往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管路的输出端与储热总系统热盐罐的输入端相连,储热总系统冷盐罐的管道的一个输出端与子模块冷盐罐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二次反射塔的储热系统增加了多个子系统,并通过每个子系统来分担储热总系统的工作,进而减少了光热电站受天气变化骤变的影响,进一步保证系统集热输出的稳定性,提高了系统再工作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太阳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电站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