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活性炭采样管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7810.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平;冯志军;古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创伟业(广东)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4;B28D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杨晶晶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活性炭 采样 切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活性炭采样管切割器,具体涉及活性炭采样管切割技术领域,包括切割盒,所述切割盒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动力盒的内部设置有切割轴,所述切割轴与切割盒的顶端穿插转动连接,所述切割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和切割刀,所述切割盒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马达、第一齿轮等,避免了用手直接转动活性炭采样管的操作,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被划伤,同时,能够使切割得到的端面相对平齐,通过设置的底板、限位柱等,方便对切割盒内的废料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采样管切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活性炭采样管切割器。
背景技术
活性炭采样管是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检测用品,活性炭采样管原本是两端封闭的,在使用时,需要将两封闭端掰断,使活性炭采样管可流通空气,然后将活性炭采样管的一端安装到吸气装置上,利用吸气装置吸收一定体积的空气,使该体积空气内的有毒物质被活性炭吸收,然后将活性炭采样管转移到实验室,将活性炭内的有毒物质进行提取,测算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
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668038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活性炭采样管开管器,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一用于夹持玻璃活性炭采样管的夹持块、一个切割片以及一个顶推块,夹持块上设置有喇叭形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较大开口的一侧为入口端,另一侧为出口端,切割片和顶推块均位于夹持块出口端一侧,切割片位于顶推块和夹持块之间,切割片可沿垂直于第一通孔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上,顶推块同样可沿垂直于第一通孔轴线的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上。玻璃活性炭采样管的一端插入夹持块后将切割片滑动至与玻璃活性炭采样管端部相抵,转动玻璃活性炭采样管使切割片在玻璃活性炭采样管端部形成划痕,然后利用顶推块推玻璃活性炭采样管端部使划痕处断裂,整个过程安全可靠。
虽然该装置能够满足基本的切割要求,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切割过程中需要用手握住并旋转采样管,转动过程中采样管有破碎的风险,容易划伤操作人员,此外采样管两段的分离是通过冲击完成的,而这种操作会导致断面处不够平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活性炭采样管切割器,通过设置的马达、第一齿轮、切割轴、第二齿轮、切割刀、螺纹杆等,避免了用手直接转动活性炭采样管的操作,能够防止操作人员的手被划伤,同时,能够使切割得到的端面相对平齐,通过设置的底板、限位柱、卡头、限位按钮、限位卡槽等,方便对切割盒内的废料进行清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活性炭采样管切割器,包括切割盒,所述切割盒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盒,所述动力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动力盒的内部设置有切割轴,所述切割轴与切割盒的顶端穿插转动连接,所述切割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和切割刀,所述切割盒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块和连接块,所述切割盒内壁两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连接块与螺纹杆螺纹穿插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壁的一侧开设有调整槽,所述调整槽的内部设置有压紧板,所述调整槽内壁的一侧螺纹穿插连接有螺栓;
所述切割盒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通过转轴与切割盒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头,所述切割盒一侧的底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按钮,所述限位按钮的底端开设有限位卡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盒的一侧设置有电源盒,所述电源盒与切割盒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盒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摇把,所述摇把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创伟业(广东)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创伟业(广东)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消毒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燃油蒸发控制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