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钳口卷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7645.9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6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乾冶众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47/30 | 分类号: | B21C4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钳口 卷筒 装置 | ||
1.一种钳口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和棱锥轴(2),所述棱锥轴(2)内沿其轴向依次滑动套设有拉杆(3)和斜楔杆(4),且所述拉杆(3)与所述斜楔杆(4)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所述棱锥轴(2)一端外部靠近所述拉杆(3)的滑动套设有空心轴(5),所述棱锥轴(2)另一端外部滑动套设有轴套支撑件(6),且所述斜楔杆(4)位于所述空心轴(5)与所述轴套支撑件(6)之间,所述驱动组件(1)安装在所述空心轴(5)的远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其具有两个驱动端,其中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2)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另一个驱动端与所述拉杆(3)靠近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分别驱动所述拉杆(3)和棱锥轴(2)沿所述空心轴(5)轴向往复移动;
所述棱锥轴(2)具有偶数个侧面,且所述棱锥轴(2)位于所述空心轴(5)与轴套支撑件(6)之间的各侧面均为斜楔面,且所述棱锥轴(2)的每个斜楔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扇形板(7),且每个所述扇形板(7)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复位件(71)与所述空心轴(5)和轴套支撑件(6)相互靠近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组件(1)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2)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7)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71)的弹性张力同步沿径向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2),或在弹性复位件(71)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沿径向移动至复位;
至少一个所述扇形板(7)上沿所述径向设有一个贯穿其且为条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棱锥轴(2)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通孔内设有钳口装置(8),所述钳口装置(8)具有一个弹性活动钳齿和一个固定钳齿,所述斜楔杆(4)与所述钳口装置(8)对应的斜楔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导向块(9),所述钳口装置(8)的对应的多个所述导向块(9)背离所述斜楔杆(4)的一端贯穿所述棱锥轴(2)并与对应所述弹性活动齿传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9)分别与所述棱锥轴(2)滑动连接,且每个所述导向块(9)与斜楔杆(4)接触处均为与所述斜楔杆(4)相配合的斜楔面,且二者接触处相互啮合,在所述驱动组件(1)对应驱动端的驱动下所述拉杆(3)带动所述斜楔杆(4)沿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9)沿径向移动以驱动多个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克服其自身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与所述固定钳齿夹紧,或所述弹性活动钳齿在其自身弹性张力作用下带动多个所述导向块(9)同步移动至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轴(2)的侧面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与所述斜楔杆(4)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口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的驱动端分别构成所述驱动组件(1)的两个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安装在所述空心轴(5)的对应端,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棱锥轴(2)的对应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连接固定,且其驱动端与所述拉杆(3)的对应端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钳口卷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71)包括一根连接杆(711)和多个第一弹性件(712),每个所述扇形板(7)上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且沿径向分布的滑孔(72),每个所述连接杆(711)均穿过对应所述扇形板(7)上的滑孔(72),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711)上,并在所述连接杆(711)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711)连接,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棱锥轴(2),并与对应所述滑孔(72)靠近所述棱锥轴(2)的一端相抵,每个所述连接杆(711)均与所述拉杆(3)平行,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空心轴(5)和轴套支撑件(6)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的驱动下,所述棱锥轴(2)沿轴向移动并带动多个所述扇形板(7)克服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弹性张力同步移动至远离所述棱锥轴(2),或在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712)的弹性张力作用下,同步移动至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乾冶众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乾冶众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6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液工作站
- 下一篇:基于线扫描相机的注塑件杂质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