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式全自动砂轮生产流水线及砂轮盖板自动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7316.4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9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韦球;翁朝阳;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二砂深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65G47/82;B65G47/92;B65G47/91;B65G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龙 |
| 地址: | 5181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砂轮 生产 流水线 盖板 自动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式全自动砂轮生产流水线及砂轮盖板自动输送装置,涉及砂轮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台,机台上侧固定有矩形的环形框,环形框内放置有多个互相贴靠的下模具,且机台上设有驱动下模具在环形框内循环移动的驱动件;机台上横跨有“匚”形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顶壁套设有滑动套,支撑架上设有驱动滑动套滑动的往复组件;滑动套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具在环形框相对两侧内转运的转运组件和用于从下模具移出砂轮的拾取组件;拾取组件包括拾取气缸和多个拾取吸盘,拾取气缸固定在滑动套上,多个拾取吸盘均与拾取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拾取气缸和拾取吸盘对砂轮进行拾取,代替了人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环式全自动砂轮生产流水线及砂轮盖板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砂轮片生产中,通过模具施压使模具内的成型料成型,即通过上模具下模具施压成型料;所以砂轮片液压成型中,下模具料后需要用上模具合下模具,砂轮液压完成后需要先将上模取出、再收集砂轮片成品。
现有的部分厂家中,液压前通过人工盖上模具、液压后通过人工取出上模具,该种设置中员工劳动强度较大、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7593586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砂轮成型机的双模组合送料装置,包括流水线、用于往液压机送进砂轮模具的第一缸体、在流水线上用于将上模从液压机下游转运至第一缸体上游的上模转运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砂轮模具从上模转运组件往第一缸体活塞杆前端进给的第二缸体;第一缸体连接有阀体,流水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缸体活塞杆伸缩位置的第一检测件及第二检测件,阀体、第一检测件及第二检测件连接有控制器。上模转运组件能够快速地将上模从液压机下游转运至第一缸体的上游,在砂轮液压完成后快速将上模取下、在砂轮液压前快速将上模盖好到下模上;第一缸体能够单次往液压机推入一个砂轮模具或两个砂轮模具,契合液压机的压头个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模通过转运组件移动后,已成型的砂轮仍遗留在砂轮模具中,需要人工通过人手在流水线内进行拾取成型的砂轮,由于流水线上设置有多种设备,利用人手拾取砂轮,安全性较低,且效率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自动取放砂轮盖板的一种砂轮盖板自动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砂轮盖板自动输送装置,包括长方体状的机台,所述机台上侧固定有矩形的环形框,所述环形框内放置有多个互相贴靠的下模具,且所述机台上设有驱动所述下模具在环形框内循环移动的驱动件;
所述机台上横跨有“匚”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壁套设有滑动套,所述支撑架上设有驱动滑动套滑动的往复组件;
所述滑动套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具在所述环形框相对两侧内转运的转运组件和用于从所述下模具移出砂轮的拾取组件;
所述拾取组件包括拾取气缸和多个拾取吸盘,所述拾取气缸固定在所述滑动套上,多个所述拾取吸盘均与所述拾取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轮制造过程中,下模具通过驱动件带动而在环形框内移动,环形框的相对两侧内的下模具分别为经过锻压和未经过锻压的,当对应下模具移动至支撑架下方时,驱动件停止推动下模具移动,转运组件带动环形框内已完成锻压的砂轮上的上模具抬起,然后放置安装在支撑架下方的对应下模具上,从而代替人工移动上模具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转运组件移动上模具至对应下模具时,拾取气缸带动拾取吸盘下降,从而将已制造好的砂轮吸附起来,拾取气缸和被吸取的砂轮在随着滑动套滑动,从而砂轮被运输至机台的一侧,最后将砂轮放置在机台一侧,从而在转运组件工作时,拾取组件同时工作,提高了生产砂轮的效率,且通过拾取气缸和拾取吸盘代替人工从环形框内拾取砂轮,从而减小了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二砂深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二砂深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