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明杆闸阀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861.1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袁超;钟承卫;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天海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14 | 分类号: | F16K3/314;F16K3/30;F16K27/04;F16K31/6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阀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明杆闸阀支架,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部的阀杆,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阀盖,且阀盖的顶部固定有闸阀支架,所述闸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手轮,且所述阀杆的顶端贯穿至手轮的顶部表面,所述闸阀支架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支架顶套,且支架顶套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环形顶圈,所述可拆卸环形顶圈的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滚子槽;通过在可拆卸环形顶圈的顶部表面设置滚子槽、转轴和圆柱形滚子,使得手轮在后续旋转过程中,不会与闸阀支架顶端的可拆卸环形顶圈相接触,并在圆柱形滚子的作用下将原有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大幅度减少了手轮与可拆卸环形顶圈之间的磨损,避免过度磨损对后续手轮转动造成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明杆闸阀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明杆闸阀支架。
背景技术
明杆闸阀的阀杆是裸露的,主要通过手轮与阀杆螺纹的进、退,提升或下降与阀杆连接的阀板,达到开启和关闭的作用,而明杆闸阀的主要由阀体、阀盖、闸阀支架、阀杆和转轮组成,其中支架的设置在阀盖与转轮之间,主要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现有的明杆闸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手轮在闸阀支架的顶部进行转动,来对阀杆连接的阀板进行升降,但由于手轮的底端与闸阀支架的顶部表面相互贴合,在手轮转动过程中会与闸阀支架顶部表面不停的摩擦,对手轮和闸阀支架顶部表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长时间如此后会使得手轮后续的转动较为吃力,使用起来较为不便,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明杆闸阀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明杆闸阀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明杆闸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手轮在闸阀支架的顶部进行转动,来对阀杆连接的阀板进行升降,但由于手轮的底端与闸阀支架的顶部表面相互贴合,在手轮转动过程中会与闸阀支架顶部表面不停的摩擦,对手轮和闸阀支架顶部表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磨损,长时间如此后会使得手轮后续的转动较为吃力,使用起来较为不便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明杆闸阀支架,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部的阀杆,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阀盖,且阀盖的顶部固定有闸阀支架,所述闸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手轮,且所述阀杆的顶端贯穿至手轮的顶部表面,所述闸阀支架的顶端设有一体式的支架顶套,且支架顶套的顶部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环形顶圈,所述可拆卸环形顶圈的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滚子槽,且所述滚子槽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滚子,所述圆柱形滚子与滚子槽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手轮处于可拆卸环形顶圈的顶部,且手轮的底端表面与圆柱形滚子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闸阀支架的底端设有一体式的支架底套,且支架底套与阀盖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底套的底部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一体式的定位插杆,且所述阀盖的顶端开设有两个与定位插杆相适配的定位插槽。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套的两端内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螺栓孔,且阀盖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两个与螺栓孔相对应的预留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套内部开设有与阀杆相适配的圆形通孔,且阀盖的顶部表面同样开设有与阀杆相适配的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环形顶圈的底端表面设有一体式的的环形螺纹件,且支架顶套的顶部表面开设有与环形螺纹件相匹配的环形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环形顶圈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六角凹槽,且六角凹槽的底端开设有与可拆卸环形顶圈底部表面相通的阀杆孔。
优选的,所述手轮的内壁开设有与阀杆表面相匹配的螺纹,所述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的顶部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天海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天海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瓣止回阀
- 下一篇:一种电力杆塔用接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