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片式足踝康复治疗护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779.9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扶世杰;汪国友;熊鹿静;何春颖;吴佳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2 | 分类号: | A61F5/052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刘川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片式足踝 康复 治疗 护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片式足踝康复治疗护具,包括踩踏板、支撑板和踝垫,所述踩踏板上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设置有所述踝垫,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踝垫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踝垫上侧设置有侧垫。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垫层,使得病人在移动的时候,脚底受到的震动减弱,避免足踝受到二次伤害,通过设置的一号海绵垫、二号海绵垫和三号海绵垫,使得病人不同大小的脚都可以得到固定,避免病人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进而避免病人足踝晃动,保证康复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踝康复护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片式足踝康复治疗护具。
背景技术
踝关节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韧带损伤会造成重要的伤害,在踝关节康复的过程中,需要相应地护具将足踝进行保护,进而避免足踝受到再次伤害。
现有的足踝护具底部减震效果一般,使得病人在移动的时候脚底受到的震动较大,容易对足踝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现有的装置不能固定病人不同大小的脚,使得病人在移动的过程中脚部产生晃动,进而使得病人足踝晃动,影响康复过程,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护片式足踝康复治疗护具,解决了现有的足踝护具底部减震效果一般,使得病人在移动的时候脚底受到的震动较大,容易对足踝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装置不能固定病人不同大小的脚,使得病人在移动的过程中脚部产生晃动,进而使得病人足踝晃动,影响康复过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护片式足踝康复治疗护具,包括踩踏板、支撑板和踝垫,所述踩踏板上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侧设置有所述踝垫,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踝垫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踝垫上侧设置有侧垫,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侧垫一侧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内穿设有松紧带,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松紧带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松紧带一端设置有粘贴头,所述踩踏板外侧上端设置有高弹缠绕带,所述踩踏板内设置有防滑吸汗层,所述防滑吸汗层与所述踩踏板胶接,所述防滑吸汗层一端设置有防磨垫,所述防滑吸汗层一侧设置有三号海绵垫,所述三号海绵垫有两个,所述三号海绵垫一侧设置有二号海绵垫,所述二号海绵垫有两个,所述二号海绵垫远离所述三号海绵垫一侧设置有一号海绵垫,所述一号海绵垫与所述踩踏板胶接,所述一号海绵垫与所述二号海绵垫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一号海绵垫有两个,所述防滑吸汗层下侧设置有气垫层,所述气垫层与所述踩踏板胶接。
进一步的,所述踩踏板与所述支撑板通过铆钉连接,所述踩踏板与所述高弹缠绕带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高弹缠绕带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高弹缠绕带可以将病人的脚步固定在所述踩踏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有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踝垫通过铆钉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侧垫通过铆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可以将所述侧垫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踝垫有两个,所述侧垫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踝垫可以对病人的足踝进行保护,所述侧垫可以对病人腿部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与所述粘贴头通过缝纫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粘贴头可以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防磨垫与所述踩踏板胶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磨垫可以使得病人的脚后跟避免受到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海绵垫与所述三号海绵垫通过魔术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排汽蒸烤炉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高血压实时监测提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