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品收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515.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9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戚明敏;周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诺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收纳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品收纳箱,包括箱体、收纳口装置与交互装置,收纳口装置位于箱体内,交互装置设于箱体前壁上,收纳口装置包括外罩、转轴与内衬罩,外罩前部设有开口,箱体前壁上设有与开口相连通的放入口,转轴横置于外罩中,转轴上沿周向布置有多个梳齿状的挡板,外罩底部设有底板,底板的后边缘上设有能够供挡板穿过的缺口,内衬罩设于外罩中且能够在外罩中摆动,内衬罩包括以一定夹角相互连接的第一隔与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设有能够供挡板穿过的缺口,内衬罩在外罩内摆动时能够始终与底板和挡板配合将开口遮挡。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无需专人监管的实现24小时自助回收服务,相比现有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收纳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品更替变得更加频繁,产生了许多闲置的旧物品,这些旧物的处理往往使人头疼,一方面这些旧物依然具有一定的价值,直接丢弃较为浪费,另一方面旧物占据大量放置空间,降低生活质量。为此,很多地方修建了物品回收站来解决旧物回收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物品回收站需要专人进行看管和结算工作,不仅人力成本高,而且由于人需要休息,只能在一定时间段内运营,不少人晚上下班后想处理旧物却发现回收站已经停业,只得扫兴而归。所以现有物品回收站总是不约而同的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盈利不甚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专人监管、能够随时供人进行自助回收的物品收纳箱,以解决现有手段所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品收纳箱,一种物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收纳口装置与交互装置,所述收纳口装置位于箱体内,所述交互装置包括设于箱体前壁上的屏幕与票据出口,所述收纳口装置包括外罩、转轴与内衬罩,所述外罩前部设有开口,所述箱体前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连通的放入口,所述转轴横置于外罩中,所述转轴上沿周向布置有多个梳齿状的挡板,所述外罩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后边缘上设有能够供挡板穿过的缺口,所述内衬罩设于所述外罩中且能够在所述外罩中摆动,所述内衬罩包括以一定夹角相互连接的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上设有能够供挡板穿过的缺口,所述内衬罩在所述外罩内摆动时能够始终与底板和挡板配合将所述开口遮挡。
使用时,通过屏幕输入信息,通过放入口放入旧物,通过票据出口取得票据或者现金,即可实现旧物的回收。
放入旧物的具体流程如下:当收纳口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第一隔板搁置于底板上,第二隔板斜置于外罩中并与挡板和底板配合将开口遮挡。当需要放置物品时,将物品放置于第一隔板上,随后向后拨动内衬罩,使第一隔板摆动至底板后方,位于第一隔板上的物品在重力作用下滑落,由于挡板能够旋转,物品在撞到挡板时能够使挡板发生旋转避开物体,使物品顺利的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收纳口装置内,放置完毕后,放开内衬罩,内衬罩即可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复位至初始状态。在放置物品的过程中,底板、第一隔板与挡板依旧能够相互配合遮挡住收纳口装置的开口,所以该收纳口装置无论是在放置物品时还是在静止时都能始终与外界保持隔离,起到防盗的效果,因此无需专人监管,既降低了人力运营成本,也使24小时不间断营业成为可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罩包括框体部、从框体部的顶部边缘向后延伸的顶板、从框体部的两侧边缘向后延伸的外侧板,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框体部上,所述框体部与所述箱体的前壁内表面固定,所述放入口与所述开口相连通。,这样的结构实现了收纳口装置在箱体内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衬罩包括靠近外侧板两侧内表面布置的内侧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分别跨接于所述内侧板前后两侧的侧边上,这样的结构实现了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固定且不妨碍二者的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板的前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能够在内衬罩向后拨动至行程终点时与顶板相抵。采用这样的结构既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也能起到对内衬罩进行限位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诺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诺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