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359.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项震;顾郑一;李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J1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黄定红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及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可分离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分离部共同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密封主体;所述可分离部可自所述固定部上分离,以使所述固定部上形成过线通道。上述密封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分离部连接于固定部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择是否剥离可分离部来露出固定部的过线通道,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有效地提高了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件。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管道或者线缆上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其它部件之间形成狭窄的密封间隙,用于防止内部物质泄漏以及外部物质入侵。
一般的密封圈都是环形罩,即密封圈的中间是贯穿通透的,可以容纳轴承、管道或者线缆穿过。但是,对于一些预设的保留位置而言,一个贯穿通透的密封圈明显不利于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可分离的结构,可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提高适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件,包括固定部及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可分离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可分离部共同形成具有密封作用的密封主体;所述可分离部可自所述固定部上分离,以使所述固定部上形成过线通道。
上述密封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分离部20连接于固定部10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选择是否剥离可分离部来露出固定部的过线通道,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有效地提高了适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分离部包括连接部及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拉扯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固定部,所述拉扯部朝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凸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部的中心部分的厚度;所述连接部的边缘部分的厚度范围为0.2mm-0.6mm;所述连接部的边缘部分的宽度范围为0.2mm-0.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扯部的凸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的中轴线方向呈预定角度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扯部的凸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的中轴线方向呈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设置;及/或,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拉扯部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扯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4mm;所述拉扯部的一端凸伸超出所述固定部;及/或,所述拉扯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周向上还凸伸有凸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扯部呈柱体状设置;及/或,所述拉扯部的长度大于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内环,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内环的内周缘;所述可分离部与所述固定部分离后,所述内环形成所述过线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凸出预定高度,以形成所述过线通道;及/或,所述内环的内壁上凸设有凸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密封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密封件的另一样式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密封件的又一样式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密封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膜片喷码Y向预校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温型汽车顶棚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