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5162.5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2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汗权;张乔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森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47/06;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装置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壳体,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光解单元以及与所述光解单元的入口端连通的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除尘室以及与除尘室连通的除杂室,所述除尘室与除杂室内设置有吸收液层,所述除尘室的顶端设置有延伸进入吸收液层液面以下的进气管路,且所述除尘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光解单元连通的排气管路,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处理混合在废气中的灰尘,增强光解单元的光解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紫外光处理废气是近年来的热点,原理是通过UV高能紫外线光解设备照射,将有害气体的分子键进行裂解,分解成小分子碎片,降解生成CO2、H2O等。通常的,待处理废气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粉尘。粉尘混合在废气中进行光解处理时会大大降低光解的效率,另外含尘气体通过光解单元时,粉尘可能附着于光解单元的表面而造成光解效率进一步的降低。
在公告号为CN20468492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除尘单元和光解单元,所述光解单元为一密封的腔体结构,腔体的一端设置有进口,另一端设置有出口,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线发生装置,所述除尘单元与光解单元的进口连通。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通过除尘单元对进入光解单元的气体进行预除尘,从而实现对灰尘的处理,防止粉尘混合在废气中降低光解的效率。但是,其除尘单元为过滤式除尘单元或离心式除尘单元,除尘效果较差,仍有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壳体,其具有能够处理混合在废气中的灰尘,增强光解单元的光解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壳体,包括光解单元以及与所述光解单元的入口端连通的除尘单元,所述除尘单元包括除尘室以及与除尘室连通的除杂室,所述除尘室与除杂室内设置有吸收液层,所述除尘室的顶端设置有延伸进入吸收液层液面以下的进气管路,且所述除尘室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光解单元连通的排气管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气携带一定量的灰尘进入光解单元前,其将通过进气管路先进入除尘单元内的除尘室,废气经由进气管路的出口端进入吸收液层内,然后在吸收液层中过滤掉易溶性气体以及灰尘,然后进入除尘室,再经由排气管路进入光解单元内进行光解,完成废气处理的过程。
综上,通过进气管路、除尘室、吸收液层以及排气管路,能够处理混合在废气中的灰尘,防止灰尘附着在光解单元内,从而影响光解单元的光解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室的底端倾斜设置有引导面,且所述引导面的低端朝向除杂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面的设置,能够使废气中的灰尘在被吸收液拦截后,沿引导面的倾斜面滚落至除杂室内,方便从除杂室对吸收液的废液以及灰尘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除杂室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池,且所述沉淀池的底端可拆卸设置有除杂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池的设置,能够使灰尘杂质在沉淀池内有效沉积,方便对灰尘以及吸收液的废液进行分离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室于吸收液层与排气管路之间设置有筛板,且所述筛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与除杂室内的吸收液层连通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板、循环管路以及循环泵的设置,能够使废气在除尘室内得到二次冲洗,提升废气内可溶性气体以及灰尘的清洁率,且可通过循环泵循环利用吸收液层内的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路接近筛板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喷管,所述环形喷管上设置有若干朝向筛板的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森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森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5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