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铜锭机械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3581.5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陶汝云;杨应宝;段亚明;晏滔;陈全坤;罗京;李建福;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门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31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铜锭 机械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铜锭机械脱模装置,该装置包括提升力臂(1)、吊钩(3)、顶杆(4)、传动杆(9);所述的提升力臂(1)设置为一长柱形物体,内部设置有中空空间(14),底部设置有与中空空间(14)连通的开孔(15),顶杆(4)通过插入该开孔(15)与提升力臂(1)套设连接,提升力臂(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槽(16),槽(16)与中空空间(14)连接为一体,形成贯通槽。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后不会再发生现有技术中粗铜模随粗铜锭被吊起,然后突然下落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程度,从而避免了粗铜模从高处坠落而发生的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粗铜锭机械脱模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铜冶炼企业以生产粗铜和硫酸为主,其中产出的粗铜需要浇铸成为长方体的粗铜锭才能外售,粗铜锭浇铸过程是产出的熔融态的粗铜浇铸于粗铜模内,待冷却后进行脱模操作,脱模后与粗铜模分开的粗铜锭即可外售。目前改造前的脱模操作方式见图1所示,粗铜锭每块有1.25t,脱模操作是采用吊车吊钩直接吊起浇铸冷却的粗铜,采用常规直接起吊方式粗铜和铜模难以顺利脱开,会被同时吊起来,之后铜模在空中突然脱开坠落,对现场作业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会对旁边的工作人员造成人身损伤;或对旁边摆放的物品砸伤;或对铜模自身造成破坏。基于上述原因,设计一种完全能够避免上述技术缺陷的浇铸粗铜脱模装置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浇铸粗铜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粗铜锭机械脱模装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包括提升力臂、吊钩、顶杆、传动杆;所述的提升力臂设置为一长柱形物体,内部设置有中空空间,底部设置有与中空空间连通的开孔,顶杆通过插入该开孔与提升力臂套设连接,提升力臂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槽,槽与中空空间连接为一体,形成贯通槽;传动杆设置为4根,两根一组,分别为传动杆I组A杆、传动杆I组B杆、传动杆II组A杆、传动杆II组B杆;传动杆I组A杆的一端和传动杆I组B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A固定转连接;传动杆II组A杆的一端和传动杆II组B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B固定转连接;传动杆I组A杆和传动杆II组A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C在顶杆中部与顶杆固定转连接;传动杆I组B杆和传动杆II组B杆通过转动轴D在顶杆下部与顶杆固定转连接;在顶杆下部一侧的传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吊钩。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杆I组A杆和传动杆I组B杆之间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杆I组A杆的中部和传动杆I组B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在包含弹簧A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杆II组A杆和传动杆II组B杆之间设置有弹簧B,弹簧B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杆II组A杆的中部和传动杆II组B杆的中部固定连接。该两段内容为一个弹簧设置与两个弹簧共同设置的分类,虽然一个弹簧设置并非完美设置,但亦能满足保护范围的需要,当设置为两个弹簧时,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稳固。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在提升力臂上部固定设置有起重横杆;起重横杆与起重装置上的天车吊钩配合连接。在提升力臂上部固定设置有横杆的情况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直接成为一种产品。而前述结构描述时不包括该部件,目的在于,该部件并非为必要技术特征,而将提升力臂直接与起重装置上吊起部件固定为一体亦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提升力臂和顶杆的设置为圆柱形或方柱形。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杆设置为8根,两根一组;除传动杆I组和传动杆II组外,还设置有传动杆III组和传动杆IV组;所述的传动杆III组和传动杆IV组与传动杆I组和传动杆II组水平平行设置,即在传动杆I组的后侧设置传动杆III组,在传动杆II组的后侧设置传动杆IV组;在下部的两组传动杆之间固定设置一根吊钩横杆,吊钩通过吊钩横杆与传动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门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易门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3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种植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脸门禁考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