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化螟诱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2193.5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秭归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化螟 | ||
一种二化螟诱芯,包括诱芯载体,诱芯载体上沿横向、纵向设有气孔,所述诱芯载体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底部同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蘸满信息素的海绵,连接头依次穿过海绵、通孔并伸出诱芯载体;所述连接头下端通过限位板对安装孔进行遮挡、上端通过连接件与诱捕器固定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化螟诱芯,可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诱芯,尤其是一种二化螟诱芯。
背景技术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目前,虫二化螟的诱捕,有水盆诱捕技术和粘板诱捕技术。水盆诱捕技术使用的水盆为市场上通用的18-25厘米塑料盆、安装上诱芯进行诱捕。粘板诱捕技术是直接放置粘板进行诱捕。
目前,诱芯载体一般采用橡胶头,使用前必须注射信息素或者浸泡信息素。注射信息素方式,信息素释放过慢,无法短时间见效;而浸泡信息素方式的诱芯载体难以保证进入橡胶头的信息素含量,而且由于大部分信息素裹附于橡胶塞表面,在使用时易散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诱芯载体的持久性,无法达到长效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化螟诱芯,能够提高进入诱芯载体的信息素含量,且使其充分散发出来,有利于提高诱虫效果。另外,将诱芯与粘板结合,提高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化螟诱芯,包括诱芯载体,诱芯载体上沿横向、纵向设有气孔,所述诱芯载体中心设有通孔,通孔底部同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蘸满信息素的海绵,连接头依次穿过海绵、通孔并伸出诱芯载体;所述连接头下端通过限位板对安装孔进行遮挡、上端通过连接件与诱捕器固定端连接。
所述限位板内设有滑槽,粘板置于滑槽内。
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杆,连杆左右两侧均设有抱箍,抱箍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抱箍本体,弹性抱箍本体另一端设有连接板,两连接板相对一面设有磁吸附层。
所述连接头包括螺纹套、螺纹杆,螺纹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化螟诱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气孔,这样既可增大表面积,使得浸泡后的诱芯载体表面的信息素含量提高,且充分散发。
2)、横向的气孔与纵向的气孔互不连通,且所有气孔与诱芯载体的上下端面平行,即诱芯载体上下表面为光滑面。这样保证信息素散发的同时,可避免雨天雨水灌入直接对海绵中的信息素造成破坏。
3)、通过在诱芯载体下部内嵌蘸满信息素的海绵,内嵌方式可避免雨水带来的影响,同时减少挥发(相对外置时);而浸泡后的海绵寄存大量信息素,提高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
4)、设置的带限位板的连接头,既可对安装孔进行封堵,避免海绵掉出,同时还可安装粘板,进行双重杀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诱芯载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诱芯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头的剖视图。
图中:诱芯载体1,气孔2,通孔3,安装孔4,海绵5,连接头6,限位板7,连接件8,诱捕器固定端9,滑槽10,粘板11,连杆12,抱箍13,弹性抱箍本体14,连接板15,螺纹套6-1、螺纹杆6-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秭归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秭归格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2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竹木工艺品加工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盗收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