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1590.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其;孙伟涛;冯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E21B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056107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包括套筒结构及能够与钻机连接的钻杆;钻杆内部为中空,钻杆内部与外部连通,套筒结构包括上套筒及能够放置探管倒锥接头的下套筒,上套筒与下套筒转动连接,上套筒与钻杆连接,上套筒内部与钻杆内部连通,下套筒底部设有钻头结构;下套筒内部轴向设有电缆防护套管,电缆防护套管上设有能够通过电缆的切口,电缆防护套管外部设有能够被流体驱动的叶轮结构,叶轮结构内侧与电缆防护套管固接,叶轮结构外侧与下套筒固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解决了在测井工作中测井探管提升过程中被卡住时,传统的处理方式经常把电缆弄断、探管最终报废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井打捞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钻孔过程中,地球物理测井工作是给出定量物理解释的有效途径。在测井工作中钻孔内较软岩层经常发生钻孔缩径、破碎岩层发生掉块现象,缩径或掉块有可能导致测井探管提升过程中被卡住,经验发现掉块卡死位置一般发生在探管与电缆连接处的萝卜头处,由于测井探管用电缆与地面绞车连接进行提升,提升电缆无法向下的作用力,而继续提升只能使探管越卡越紧,最终造成探管在孔中上不来下不去的状态。传统的处理方式经常把电缆弄断、探管最终报废等不理想的处理结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解决了在测井工作中测井探管提升过程中被卡住时,传统的处理方式经常把电缆弄断、探管最终报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包括套筒结构及能够与钻机连接的钻杆;
所述钻杆内部为中空,所述钻杆内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套筒结构包括上套筒及能够放置探管倒锥接头的下套筒,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转动连接,所述上套筒与所述钻杆连接,所述上套筒内部与所述钻杆内部连通,所述下套筒底部设有钻头结构;
所述下套筒内部轴向设有电缆防护套管,所述电缆防护套管上设有能够通过电缆的切口,所述电缆防护套管外部设有能够被流体驱动的叶轮结构,所述叶轮结构内侧与所述电缆防护套管固接,所述叶轮结构外侧与所述下套筒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内部底端设有卡槽,所述下套筒上部设有能够与卡槽配合的弯边结构,所述弯边结构与所述卡槽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弯边结构外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顶端与所述上套筒底端接触,所述轴承底端与所述下套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防护套管设置在所述下套筒的轴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叶轮结构包括六个叶轮,六个所述叶轮以所述下套筒轴心圆周排列设置在所述电缆防护套管外侧,所述叶轮一端与所述电缆防护套管固接,所述叶轮另一端与所述下套筒内壁固接。
进一步的,六个所述叶轮圆周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电缆防护套管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顶部设有轴状台阶,所述下套筒上设有能够通过电缆的第一切割口,所述第一切割口与所述切口正对,所述上套筒上设有能够通过电缆的第二切割口,所述第二切割口一端与所述第一切割口连通,所述第二切割口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轴状台阶处,所述第一切割口与所述第二切割口接口处能够通过电缆,所述第一切割口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割口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结构为锯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套筒与所述钻杆可拆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打捞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1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面大直径钢管对正辅助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电池快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