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61486.1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6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王琛;凃辉;汪军;马烈;王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染 地热 修复 燃烧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该装置包含燃气供应单元、助燃空气供应单元、回燃废气导入单元、燃烧器、燃烧室,以及控制柜。在该装置内,燃气与助燃空气经燃烧器接触,由点火器点火后在燃烧室持续稳定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送入热脱附修复系统进行间接传导换热使用。热脱附修复系统产生的脱附有机废气可经燃烧处理装置的回燃废气导入单元送入燃烧室进行热力燃烧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常规气体燃料为能量来源,能源利用效率高,系统设备简单、安全、稳定、可靠,兼具燃烧产热和废气热力燃烧处理功能,可以为热脱附修复技术提供稳定的高温燃烧烟气热源及良好的高浓度脱附有机废气热处理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或者堆体式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脱附(Thermal Desorption)技术可广泛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类或汞污染场地的原位或者异位修复。该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的方式,将污染土壤和/或地下水加热至接近甚至超过目标污染物的沸点,通过控制体系温度和高温持续时间有选择地促使目标污染物解吸、气化、挥发、分解或者增加其流动性,使目标污染物与土壤介质分离、去除,从而实现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
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可以在污染场地原位实施,无需对污染土壤进行开挖等作业,主要由场地原位加热单元、污染物原位抽提单元以及废水/废气处理单元等构成。堆体式热脱附修复技术则可以在污染场地原地异位实施,通过对污染土壤开挖后在地面置成堆体,再对堆体布设加热单元和抽提单元,并同时配套废水/废气处理等单元。
加热单元是整个原位热脱附或者堆体式热脱附技术的核心,其通过将电能、热能或者化学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以电阻发热、电热转换或燃烧产热后热传导加热或者蒸汽注射加热等方式转化或转移至污染区域,使受污染的土壤和/或地下水逐步升温达到目标修复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可将目标污染物从原本赋存的土壤介质分离去除。
目前,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或者堆体式热脱附技术在国内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工程应用仍然较为有限,限制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场地临时性的大规模用电不易获取、蒸汽注射加热脱附技术易受到土壤条件和目标温度上限的限制、加热所需能源成本较高、产生的脱附废气不易处理等各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染场地修复的装置,针对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或者堆体式热脱附修复技术的加热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的不足,是能够以常规气体燃料为能量来源,能源利用效率高,系统设备简单、安全、稳定、可靠,兼具燃烧产热和废气热力燃烧处理功能的燃烧处理装置,为热脱附修复技术提供稳定的高温燃烧烟气热源及良好的高浓度脱附有机废气热处理解决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包含燃气供应单元、助燃空气供应单元、回燃废气导入单元、燃烧器、燃烧室,以及控制柜。
上述的用于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燃气供应单元包含燃气供应管路,以及沿燃气通入方向依次设置在燃气供应管路上的燃气截止阀、减压调节阀、燃气压力表,燃气供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控制柜后进入燃烧器内,位于控制柜内的燃气供应管路上设有自动切断阀和手动切断阀。
上述的用于污染场地热脱附修复的燃烧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助燃空气供应单元包含一次风管路和二次风管路;一次风管路上设有一次风接入调节阀和一次风管道风机,一次风管路在设有一次风接入调节阀的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连通燃烧器,二次风管路上设有二次风接入调节阀和二次风管道风机,二次风管路在设有二次风接入调节阀的一端连通大气,另一端连通燃烧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1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