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充电口的便捷式紧固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9195.9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徐许勇;张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群鑫达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4 | 分类号: | B62D25/24;B60L5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充电 便捷 紧固 舱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充电口的便捷式紧固舱门,包括舱门本体和连连接部,连接部与舱门本体转动连接,连接部与舱门本体之间设置有阻碍舱门本体打开或关闭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动件以及拉簧,导轨固定于所述舱门本体上,导轨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部与舱门本体铰接点的两侧,滑动件滑动连接于导轨上,拉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拉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当舱门本体打开时,滑动件滑至导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当所述舱门本体关闭时,滑动件滑至导轨的另一端。当舱门本体打开时,拉簧滑至导轨的一端,且处于拉伸状态,进行舱门本体的紧固;同时当舱门本体关闭时,拉簧滑至导轨的另一端,且处于拉伸状态,进行舱门的紧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口舱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充电口的便捷式紧固舱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电动汽车内设有车载充电机、高压配电盒与电池,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源与车身上设置的充电口连接后,电依次流向车载充电机、高压配电盒,最后到达电池,从而将电储存在电池内。
目前大部分的电动汽车都可以在家里面充电,车身侧面内设有用于连接电源的充电口,电动汽车上与充电口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用于遮挡充电口的舱门,且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舱门于电动汽车相连接。通过扭簧给予舱门向充电口的力,从而使舱门扣接在充电口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此种方式,虽然有效的使舱门扣接在充电口上,然而当舱门打开时,扭簧具有使舱门恢复至充电口的扭力,从而影响舱门的打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充电口的便捷式紧固舱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充电口的便捷式紧固舱门,包括用于遮挡充电口的舱门本体和连接于充电口与舱门本体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舱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舱门本体之间设置有阻碍舱门本体打开或关闭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动件以及拉簧,所述导轨固定于所述舱门本体上,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位于连接部与所述舱门本体铰接点的两侧,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拉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部上;当所述舱门本体打开时,所述滑动件滑至导轨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当所述舱门本体关闭时,所述滑动件滑至导轨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连接部将舱门本体连接于充电口处,舱门本体进行充电口的遮挡。当充电时,工作人员人员向外旋转舱门本体,滑动件沿导轨的方向滑至导轨相应的一端,此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且对舱门本体相应的一侧产生一定的拉力,从而使舱门本体稳定打开,方便人们对充电口的使用。同时,当不充电时,舱门本体向充电口移动,滑动件滑至导轨的另一端,且拉簧也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拉簧对舱门本体向充电口的拉力,从而舱门本体紧扣在充电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舱门本体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固定有向连接部延伸的转动板,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为圆弧段的限位通槽,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沿限位通槽滑动的限位杆;当限位杆滑至限位通槽的一端时,所述滑动件滑至所述导轨的一端,当限位杆滑至限位通槽的另一端时,所述滑动件滑至导轨的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通槽与限位杆的设置,限位杆与限位通槽相抵接,舱门本体停止转动,从而进一步对舱门本体的展开角度进行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连接部上分别固定有定位杆,所述拉簧两端的挂圈分别转动套设于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螺纹连接有用于对拉簧挂圈限位的定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定位杆和定位环的设置,拉簧端部的挂圈通过定位杆与连接部及滑动件转动连接,使拉簧在转动时,稳定调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群鑫达五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群鑫达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9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