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8689.5 | 申请日: | 201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托尼·万卡;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 地址: | 31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气管 肺泡 灌洗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肺泡灌洗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装置,包括手柄主体、操纵推扭、抽真空活塞、第一弹簧、生理盐水灌注活塞、第二弹簧、导管以及真空抽管和生理盐水抽管,所述操纵推扭与导管配合连接,所述手柄主体内部设有第一装配腔、第二装配腔、第三装配腔、第一流腔、第二流腔、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弹簧前端与第一装配腔的内腔壁配合抵触连接,后端与抽真空活塞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前端与第二装配腔的内腔壁配合抵触连接,后端与生理盐水灌注活塞配合抵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生产用品的成本,防止感染,而且可以降低灌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了灌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肺泡灌洗导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以下肺段或亚肺段水平,反复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回收,对其进行一系列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得下呼吸道病变的性质特点和活动程度,有助于确立诊断。传统方式通过一根导管将生理盐水注入人的支气管肺泡内,通过内腔镜观察水位,当支气管肺泡充满水后才能进行回收,因此容易造成患者呛水,以及回收不充分,必须得大量灌入生理盐水,因此对于医师的技术要求特别高,而且充水后,生理盐水会流向其他地方,回收的生理盐水也有被其他地方污染的情况,无法进行精确的病理查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医疗生产用品的成本,防止感染、有效的降低灌洗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了灌洗效率的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支气管肺泡灌洗导管装置,包括手柄主体、连接在手柄主体上端的操纵推扭、设置在手柄主体内的抽真空活塞、连接在抽真空活塞前端的第一弹簧、与抽真空活塞平行设置的生理盐水灌注活塞、连接在生理盐水灌注活塞前端的第二弹簧、与手柄主体中部配合连接的导管以及连接在手柄主体底端的真空抽管和生理盐水抽管,所述操纵推扭与导管配合连接,所述手柄主体内部设有与抽真空活塞配合连接的第一装配腔、与生理盐水灌注活塞配合连接的第二装配腔、与导管配合连接的第三装配腔、用于连通抽真空活塞与真空抽管的第一流腔、用于连通生理盐水灌注活塞与生理盐水抽管的第二流腔、与抽真空活塞配合限位连接的第一限位槽以及与生理盐水灌注活塞配合限位连接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弹簧前端与第一装配腔的内腔壁配合抵触连接,后端与抽真空活塞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前端与第二装配腔的内腔壁配合抵触连接,后端与生理盐水灌注活塞配合抵触连接,所述第三装配腔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与抽真空活塞配合设置的第一通腔以及与生理盐水灌注活塞配合设置的第二通腔。
作为优选:所述抽真空活塞包括真空活塞杆、套接在真空活塞杆外圈的第一套管密封圈、固定连接在真空活塞杆侧部的第一回弹限位块、开设在真空活塞杆且与第一流腔对应设置的第一限流道以及设置在真空活塞杆前端的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回弹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配合限位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台与第一弹簧配合抵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生理盐水灌注活塞包括灌注活塞杆、套接在灌注活塞杆外圈的第二套管密封圈、固定连接在灌注活塞杆侧部的第二回弹限位块、开设在灌注活塞杆且与第二流腔对应设置的第二限流道以及设置在灌注活塞杆前端的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回弹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配合限位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台与第二弹簧配合抵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包括与第三装配腔配合连接的套管、与套管内壁套接的三腔导管以及与三腔导管配合穿接的导引钢丝,所述导引钢丝与操纵推扭配合连接,所述套管前端还设有与第一通腔及第二通腔配合贯通设置的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8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