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7844.1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邹利群;周进刚;王国庆;惠文军;潘大钊;许迪;沈川;周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2 | 分类号: | G01C15/02;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程 测量 方位角 用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包括下部固定部分和上部针尖部分,所述下部固定部分呈L型或者I型结构,其一端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埋入固定建筑结构当中,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咬合的方式固定有上部针尖部分。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将下部固定部分埋入建筑结构当中,将上部针尖部分与下部固定部分通过螺丝旋合固定,在工程测量当中,通过前方交会确定其坐标,或者放样确定其方位角,在后续工程测量建站过程中,后视上部针尖部分即可完成后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测量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
背景技术
现代施工的地形环境错综复杂,对工程测量的控制点点位布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时候点位根本没有条件去合理布置,特别是后视点点位的布置,给工程测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采用了制作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可以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使用,可以为工程测量人员提供方便的后视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工程测量的后视点难以合理布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将下部固定部分埋入建筑结构当中,将上部针尖部分与下部固定部分通过螺丝旋合固定,在工程测量当中,通过前方交会确定其坐标,或者放样确定其方位角,在后续工程测量建站过程中,后视上部针尖部分即可完成后视,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包括下部固定部分和上部针尖部分,所述下部固定部分呈L型或者I型结构,其一端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埋入固定建筑结构当中,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咬合的方式固定有上部针尖部分。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将下部固定部分埋入建筑结构当中,将上部针尖部分与下部固定部分通过螺丝旋合固定,在工程测量当中,通过前方交会确定其坐标,或者放样确定其方位角,在后续工程测量建站过程中,后视上部针尖部分即可完成后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部固定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部针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部固定部分,2-上部针尖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程测量方位角后视的用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下部固定部分1和上部针尖部分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下部固定部分1呈L型或者I型结构,其一端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埋入固定建筑结构当中,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咬合的方式固定有上部针尖部分2。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预埋或膨胀方式将下部固定部分1埋入建筑结构当中,将上部针尖部分2与下部固定部分1通过螺丝旋合固定,在工程测量当中,通过前方交会确定其坐标,或者放样确定其方位角,在后续工程测量建站过程中,后视上部针尖部分2即可完成后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7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茉莉花精油的溶解罐
- 下一篇:一种旋转试半自动焊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