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拉断机吸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5909.9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国;崔荣;崔卫星;陈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7/00 | 分类号: | D02J7/00;D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拉断 机吸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纤维拉断机吸风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涡流泵(2)、风管(3)、吸棉箱(4)、吸风管接头(5)、吸风管(6)和吸风嘴(7);所述涡流泵(2)及吸棉箱(4)置于机架(1)上;所述风管(3)设在涡流泵(2)与吸棉箱(4)之间;所述的吸风管接头(5)与吸风嘴(7)置于吸风管(6)两端;所述吸棉箱(4)包括吸风腔(41)、收集箱(42)和过滤网(43);所述过滤网(43)在吸风腔(41)与收集箱(42)中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吸风大小可以根据喂入纤维定量的不同而调节。2.调节涡流泵的速度改变吸风大小较为方便快捷。3.吸棉箱内清洁较为方便,并降低了清洁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拉断机吸风装置,采用虹吸原理吸去在纤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超短碎末及杂质,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穿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纺纱纤维的品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纺织及染色的要求,在前期的纤维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超短碎末及杂的纤维不得吸附于成品纤维条上。因此在纤维生产工艺过程中就要增加吸风装置以吸走超短碎末及杂质,原有的吸风装置是采用在封闭的空间内风叶轮旋转吸风,由于风叶轮在封闭的吸风箱内会产生负压,导致塑料材质的风叶轮易坏,同时由于受空间的限制,更换风叶轮较为不便并且加大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采用虹吸原理,利用涡流泵产生真空,从而吸去在纤维加工过程产生的短碎末及杂质,提供了一种纤维拉断机吸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纤维拉断机的吸风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涡流泵(2)、风管(3)、吸棉箱(4)、吸风管接头(5)、吸风管(6)和吸风嘴(7);
所述涡流泵(2)及吸棉箱(4)置于机架(1)上;
所述风管(3)设在涡流泵(2)与吸棉箱(4)之间;
所述的吸风管接头(5)与吸风嘴(7)置于吸风管(6)两端;
所述吸棉箱(4)包括吸风腔(41)、收集箱(42)和过滤网(43);所述过滤网(43)在吸风腔(41)与收集箱(42)中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吸风大小可以根据喂入纤维定量的不同而调节。
2.调节涡流泵的速度改变吸风大小较为方便快捷。
3.吸棉箱内未使用风叶轮增加了收集腔的空间,清洁较为方便,并降低了清洁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4.吸风力强,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纤维的使用率,提高了企业利润。
5.结构简单,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纤维拉断机的吸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纤维拉断机的吸风装置的吸棉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机架,2为涡流泵,3为风管,4为吸棉箱,41为吸风腔,42为收集箱,43为过滤网,5为吸风管接头,6为吸风管,7为吸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纤维拉断机的吸风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涡流泵(2)、风管(3)、吸棉箱(4)、吸风管接头(5)、吸风管(6)和吸风嘴(7);
所述涡流泵(2)及吸棉箱(4)置于机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安国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5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带式双轴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双面式均匀展平蜂巢帘拉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