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封性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5121.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俞卫锋;黄东晓;丁娴;高宏;王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性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封性面罩,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密封性面罩,包括罩体以及位于罩体内的罩体腔,所述罩体腔开口部内设置至少一圈内密封膜,所述内密封膜与罩体适配连接,所述内密封膜呈平面状。本实用新型外密封膜、内密封膜均呈平面状,避免贴合在面部时产生拱起导致的通气泄漏,有效提高面罩通气的密封性;当设置两个管槽时,利用膜片第一连接体、膜片第二连接体与外密封膜、内密封膜连接,避免胃管或十二指肠营养管与一管槽配合时,通气的气体通过另一管槽漏气的情况,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罩,尤其是一种高密封性面罩,属于医用面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罩通气时的密封性非常重要,可靠的密封性是面罩实用性的重要判断标准。目前临床上面罩多采用气囊压迫密封,在多数患者其密封性足以满足临床需求,但使用前需对气囊充气,较为不便。在胃管置入或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目前的面罩通气时因为置管管体两侧与患者皮肤形成缝隙,导致气体大量泄漏,不能有效对患者面罩呼吸支持。
针对这种情况,临床采用了的各种措施,如:在面罩上设置导管穿出孔,通气前将导管穿出面罩腔,但这种方法较为繁琐,使用极为不便;还有将导管放置在鼻翼沟内穿出,面罩通气时大力压迫气囊,但这种方法气体泄漏依然严重,甚至不能满足通气需求。
此外,一些面罩还采用密封膜实现面罩通气的密封性,密封膜呈卷曲状,在使用时,通过气压使得卷曲状的密封膜贴在面部,从而实现通气的密封性;但将面罩贴合在面部时,卷曲状的密封膜在紧贴在面部过程中容易发生拱起的现象,拱起部分的密封膜与面部间形成分析,会导致气体泄漏,影响面罩通气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密封性面罩,其结构紧凑,能有效提高面罩通气时的密封性,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高密封性面罩,包括罩体以及位于罩体内的罩体腔,所述罩体腔开口部内设置至少一圈内密封膜,所述内密封膜与罩体适配连接,所述内密封膜呈平面状。
在所述罩体腔的开口部设置外密封膜,所述外密封膜位于内密封膜的外圈;外密封膜通过膜片间隔环槽与内密封膜间隔,外密封膜呈平面状。
在所述罩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管槽,所述管槽贯通外密封膜延伸至罩体的侧壁内。
在管槽的内壁凸设有若干与管槽适配的管体密封条。
在所述罩体上设置两个管槽时,在所述两管槽的一侧设置膜片第一连接体,在两管槽的另一侧设置膜片第二连接体,外密封膜通过膜片第一连接体、膜片第二连接体与内密封膜连接,且通过膜片第一连接体、膜片第二连接体能将膜片间隔环槽分隔形成两个相互隔离的阻挡间隔槽,所述阻挡间隔槽与相应的管槽连通。
所述外密封膜、内密封膜相应的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所述面罩的背面设置能与罩体腔相互连通的罩体连接头,在所述罩体连接头的外圈设置若干用于罩体带连接的带体连接柱,所述带体连接柱与罩体连接头相互平行,且带体连接柱低于罩体连接头的高度。
所述带体连接柱均匀分布于接头连接环的外圈,带体连接柱通过柱体连接板与接头连接环连接,接头连接环能套在罩体连接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外密封膜、内密封膜均呈平面状,避免贴合在面部时产生拱起导致的通气泄漏,有效提高面罩通气的密封性;当设置两个管槽时,利用膜片第一连接体、膜片第二连接体与外密封膜、内密封膜连接,避免胃管或十二指肠营养管与一管槽配合时,通气的气体通过另一管槽漏气的情况,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5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