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4763.6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木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 |
| 地址: | 363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能力强 液压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属于升降柱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移动,升降内柱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设置有间隔缺口,间隔缺口中设置有缓冲支撑块,缓冲支撑块与预埋桶侧壁固定连接。利用缓冲支撑块来吸收瞬间冲击力,同时配合限位棱条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升降内柱在被撞击时不容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
背景技术
液压升降柱是一种以液压电机为动力单元的自动升降路桩,其可分为液压一体式升降柱,液压分体式升降柱。它们的动力单元均为液压电机。液压油作为驱动介质。有两种控制方式,即通过外置液压动力单元(驱动部分与柱体分离)或是内置液压动力单元(驱动部分放置在柱体内)驱动柱体上升下降。
然而现有的升降柱下端限位环一般采用焊接方式,且限位环开有导向缺口,从而使得在升降内柱被撞击时,瞬间冲击力容易将限位环冲击脱焊或者断裂,从而导致升降内柱直接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利用缓冲支撑块来吸收瞬间冲击力,同时配合限位棱条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升降内柱在被撞击时不容易损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移动,升降内柱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设置有间隔缺口,间隔缺口中设置有缓冲支撑块,缓冲支撑块与预埋桶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限位棱条厚度为0.5cm-3cm,缓冲支撑块厚度为0.5cm-3.5cm,且缓冲支撑块厚度大于限位棱条厚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支撑块材质为橡胶、尼龙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支撑块中心设置有阶梯孔,阶梯孔中设置有螺栓,预埋桶侧壁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顶部设置有限位盘,在升降内柱升至顶部时,限位棱条与限位盘下侧面相抵。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预埋桶内侧壁设置有两个导轨,两组间隔缺口宽度与导轨匹配,导轨与宽度匹配的间隔缺口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双节液压电机,双节液压电机一端固定于预埋桶内部底端,双节液压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于升降内柱内部顶端。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支撑块与预埋桶内侧壁间距为0.5cm-5cm。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缓冲支撑块与限位棱条之间间距夹角为5°-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包括预埋桶、升降内柱,升降内柱沿预埋桶的轴向移动,升降内柱下端外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棱条,相邻两个限位棱条之间设置有间隔缺口,间隔缺口中设置有缓冲支撑块,缓冲支撑块与预埋桶侧壁固定连接。利用缓冲支撑块来吸收瞬间冲击力,同时配合限位棱条来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升降内柱在被撞击时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缓冲支撑块安装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抗冲击能力强的液压升降柱收缩状态三维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图2中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鑫永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4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器制冷总成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分子筛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