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4463.8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姜通;苏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隐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38 | 分类号: | B60L53/38;B60L53/12;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周勇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设备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桩,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挡雨板,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活动设置在导向轨上,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角度调节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防护壳,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设置在电磁发射线圈中,所述角度调节底座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中固定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上活动啮合设置有调节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线充电设备,电磁发射线圈的高度和倾斜角度都能够独立调节,从而适应不同车型大小、不同安装方式的受电线圈,充电效率更高,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上述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桩,使用便利,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1319794.2”的一种无线充电桩,包括主充电桩体、第一充电桩体和第二充电桩体,第一充电桩体和第二充电桩体底端均设置有移动轮,主充电桩体通过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以及电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充电桩体和第二充电桩体左右相连,该无线充电桩的单个充电桩便可同时对六个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扩建充电桩体,实现对扩充充电桩的固定和防盗,不仅有效的降低了无线充电桩相关设备的建设效率,而且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的效率。
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中电磁发射线圈的高度不可调节,而电动车的车型有大有小,车上内置的受电线圈的位置也有高有低,因此上述装置缺少适应性,会影响充电效率;2、上述装置中电磁发射线圈的角度也是固定设置的,而不同车型内部受电线圈的设置方式也不同,若电磁发射线圈和受电线圈的倾斜角度不同,会使得二者不处于同一磁场线中,导致充电效率较低,耽误充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挡雨板,所述面板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挡雨板靠近面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活动设置在导向轨上,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滑板远离挡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垂杆,所述垂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垂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活动贯穿设置有角度调节底座,所述角度调节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中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设置在电磁发射线圈中,所述电磁发射线圈设置在发射盘的内腔中,所述角度调节底座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中固定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上活动啮合设置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中心处通过连接块固定设置有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活动设置在链条中,所述链条中活动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固定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主动齿轮远离电机的一侧通过轴承铰接设置在滑板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远离挡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阻挡块。
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还包括所述无线充电设备,所述面板固定设置在充电桩主体上,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操作键盘和打印模块,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内腔中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荧光条和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上设置有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呈由下到上的倾斜设置,所述散热孔中固定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中电磁发射线圈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车型大小的电动车充电要求,使之和车体内置的受电线圈高度相同,提高充电效率,普适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隐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隐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4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反演分析的边坡破坏模型倾斜加载装置
- 下一篇:管内毛刺清理可调式刀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