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2658.9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9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田鸣;苏殿三;高巨;黄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叶丽婉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祛痰 功能 气管 导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气管导管包括通气时置入气管内的共用通气管、位于气管外的吸气管和呼气管,呼气管设置有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通积痰容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自动祛痰装置,包括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和呼气相排痰仪,呼气相排痰仪包括胸腔震荡器,胸腔震荡器设有呼吸状态监测传感器,呼吸状态监测传感器通过监测患者呼吸状态来判断胸腔震荡器是否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的吸痰,从而使得气管导管无痰液积压,从而延长气管导管的佩戴时间,给予病人足够的康复时间,避免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而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医疗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有助于实现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
气管导管长时间置入一般在3-7天左右如果病人不能脱管,就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不仅费用高,风险大,气管切开后还容易造成切口感染,甚至造成病人的死亡。即使气管切开康复,也常常伴有患者颈部显著疤痕,不仅影响容貌,还导致气管腔隙狭窄,带来其它风险。目前气管插管期间吸痰方法通常采用间隔2-3小时人工吸痰。间隔期间痰液在气管内集聚,在呼吸时气流来回流动带走水分,导致部分痰液干燥形成痰痂,难以负压吸出,甚至痰痂堵塞气管导管内腔,通气阻力增加,气道压升高。同时,人工吸痰还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多次吸痰操作会对气管黏膜造成损伤,导致气管粘膜纤毛破坏,排痰能力下降,增加患者肺部感染几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低损伤、高效率、可以自动祛痰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几率,延长气管导管置入的通气时间,减少气管切开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采用通过实时的吸痰,从而使得气管导管无痰液积压,从而延长气管导管的佩戴时间,给予病人足够的康复时间,避免进行气管切开手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包括通气时置入气管内的共用通气管、位于气管外的吸气管和呼气管,所述共用通气管分别连通所述吸气管的头端和所述呼气管的头端,所述吸气管的尾端设置用于连通吸气管路的吸气接口,所述呼气管的尾端设置用于连通呼气管路的呼气接口,所述呼气管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积痰容器。
该结构将吸气管和呼气管分离,并在呼气管设置积痰容器,通过呼吸机的带动,进行自动祛痰,使得气管导管无痰液积压,延长气管导管的佩戴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管设置有湿化器,所述湿化器产生的雾化气体通过吸气管进入肺部,吸气管设置湿化器,可以对痰液进行淡化,避免痰太干。
进一步的,在所述共用通气管内壁设置防逆流结构,所述防逆流结构用于减少共用通气管内痰液向气管内流动,从而减少气管的痰液积压。
进一步的,所述防逆流结构为凸起,所述凸起部分布于气管内壁两侧,所述凸起一端连接共用通气管内壁。气管内壁两侧的凸起可以减少共用通气管内痰液向气管内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逆流结为鱼鳞状结构,所述鱼鳞状结构分布于气管内壁两侧,所述鱼鳞状结构一端连接共用通气管内壁。所述鱼鳞状结构可以让痰液顺着绒毛的方向流动,不易往气管内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导管本体还包括连接充气管,所述积痰容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气口位置。所述进气口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出气口位置,所述出气口设置有阻水透气膜,可以避免污染共用通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共用通气管和呼气管内壁涂覆有亲水材料,可以使痰液更润滑地排出共用通气管顺利地进入积痰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向可调节式机械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小孔外观经编弹性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