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2504.X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1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7/18;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李素红 |
| 地址: | 4021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治理 河流 投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对称左端固定安装有内壳,外壳内部右侧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筒,活塞筒左侧下端设置的开孔处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活塞筒右侧下端设置的开孔处固定安装有硬管A,且硬管A右侧贯穿出外壳的右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电机带动驱动锥齿轮转动,驱动锥齿轮带动啮合连接的传动锥齿轮转动,传动锥齿轮带动传动轴和转盘转动,转盘通过其上铰接有的连杆带动推杆下端设置的活塞,在活塞筒内部快速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手动开启调节阀,使得输入管另一端连通的水源,通过活塞的运动,通过传输管泵入到内壳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流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在河流整治工程中需要使用到投药设备对河道进行投药。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238782.6的一种河道治理用投药装置,包括投药器,投药器安装在支架的上方,且投药器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投药器的下方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上方设置有药物投入口,投药器的上方一侧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远离投药器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道,投药器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圆周上设置有搅动片,投药器的内部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输送管道通过异径三通与网纹管连接,网纹管远离异径三通的一端设置有笼头;进水口、药物投入口、出水口均通过焊接技术与投药器固定连接;过滤网固定在投药器的内部,且与转轴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搅动片设置有若干个,分散排列在转轴的圆周表面。电机与外置电源电性连接。
上述实用新型虽然可以对药物进行搅拌溶解,但是投药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配合外部的水泵装置,令水源输入到投药器的内部,令投药过程消耗的能耗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电机带动驱动锥齿轮转动,驱动锥齿轮带动啮合连接的传动锥齿轮转动,传动锥齿轮带动传动轴和转盘转动,转盘通过其上铰接有的连杆带动推杆下端设置的活塞,在活塞筒内部快速上下往复运动。通过手动开启调节阀,使得输入管另一端连通的水源,通过活塞的运动,通过传输管泵入到内壳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态治理用河流投药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对称左端固定安装有内壳,所述外壳内部右侧中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左侧下端设置的开孔处固定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活塞筒右侧下端设置的开孔处固定安装有硬管A,且所述硬管A右侧贯穿出所述外壳的右侧,所述单向阀左侧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左下端贯穿进所述内壳的右侧下端,所述活塞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端穿出所述活塞筒并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设置有转盘,且所述连杆铰接在所述转盘右侧的偏心位置,所述转盘中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左侧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左上端啮合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中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穿进所述内壳内部并且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转轴顶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固定安装,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顶侧的左端,所述内壳顶侧左端固定安装有药物投入管,所述内壳左侧上端设置的开孔处中固定安装有硬管B,所述内壳内部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网筛。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外壳外部的前侧右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