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2440.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星;王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洲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C02F1/28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任建堂 |
地址: | 25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 装置 | ||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属于脱色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吸附罐的进液管(23)连接有输入管(6),吸附罐的出液管(24)与储液罐(4)相连通,吸附罐的进料管(25)与加炭罐(2)的底部相连通,吸附罐的出料管(26)与沉降罐(3)相连通,沉降罐(3)的上部与吸附罐的进液管(23)相连通,吸附罐的进料管(25)与加炭罐(2)之间设置有加炭泵(10),吸附罐的出料管(26)与沉降罐(3)之间设置有输出泵(17),加炭管(5)的下端伸入加炭罐(2)内并位于加炭罐(2)底部,输入管(6)还与加炭罐(2)相连通。本活性炭吸附装置避免了添加活性炭时产生粉尘,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避免损坏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属于脱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通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对物料脱色,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结构有关。一般来说,颗粒越小,孔隙扩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强。活性炭粉无臭无味,具有表面积大吸附为强、纯度高、滤速快、质量稳定,具有絮凝效应和助滤效应等特点。广泛适用于食品、医药、味精化工等产品的脱色、除杂精制,也可以用于水的净化处理。
由于脱色过程中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因此当活性炭的吸附达到饱和状态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大大减小,脱色效果也大大减小,而由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因此处于饱和状态的活性炭的吸附性难以恢复,为了保证脱色效果,需要及时更换新的活性炭。目前活性炭都是人工添加,添加过程中活性炭粉末很容易散失到空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添加活性炭时污染环境,并损坏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罐、加炭罐、沉降罐以及储液罐,吸附罐的进液管连接有输入管,吸附罐的出液管与储液罐相连通,吸附罐的进料管与加炭罐的底部相连通,吸附罐的出料管与沉降罐相连通,沉降罐的上部与吸附罐的进液管相连通,吸附罐的进料管与加炭罐之间设置有加炭泵,吸附罐的出料管与沉降罐之间设置有输出泵,沉降罐的上部与吸附罐的进液管之间设置有回液泵,加炭罐连接有加炭管,加炭管的下端伸入加炭罐内并位于加炭罐底部,输入管还与加炭罐相连通,且输入管与加炭罐之间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加炭罐还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进风口与加炭罐的顶部相连通,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的输入管与吸附罐的进液管之间设置有进液单向阀,沉降罐的上部与吸附罐的进液管之间设置有回液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罐包括并联设置的主吸附罐和备用吸附罐。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罐包括吸附筒以及间隔设置在吸附筒内的两过滤板,活性炭设置在两过滤板之间,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吸附筒相连通,且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位于两过滤板之间,吸附筒竖向设置,进液管与吸附筒的底端相连通,出液管与吸附筒的顶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筒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
优选的,所述的吸附罐还包括设置在吸附筒上端的出液筒以及设置在吸附筒下端的进液筒,出液筒和进液筒均为一端封闭的圆筒,出液筒的敞口端与吸附筒的上端同轴连接,出液筒的封闭端与出液管相连通,进液筒的敞口端与吸附筒的下端同轴连接,出液筒的封闭端与进液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通过加炭罐向吸附罐加入活性炭,且在加入活性炭之前,先通过输入管将待脱色的液体物料送入到加炭罐内,然后通过加炭管将活性炭送至液体的液面以下,从而避免了添加活性炭的过程中产生粉尘,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避免损坏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沉降罐顶部沉降后的液体物料再次送回至吸附罐内,既方便了活性炭的送出,又避免了液体物料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洲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洲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2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