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1550.8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6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南剑;翟雷;蒋伟利;王冠闻;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平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H01F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戴仕琴;刘湘舟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抗 进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包括进出线结构主体和端头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线管和吹风装置,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为一个圆柱体且该圆柱体为一个腔体,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两端侧面均设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本装置可以分别令不同的电路线穿入不同的排线管内,可以有效的避免避免了多根电线穿过进出线结构的时候多根电线相互发生缠绕的现象,同时多个排线管之间是有排布距离的,避免多个管线排布状态下管线长时间的工作产生的热量的集中,同时排线管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的排出排线管管内的热量,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开启吹风装置,利用吹风装置迅速的将装置内的热量通过通气口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800kV 直流输电输送容量的提升,输送容量最大的±800kV 哈郑工程及溪浙工程已经达到了 8000MW,国家电网公司依托于锡盟 - 泰州以及上海庙 - 山东±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输送输电容量提升至 10000MW,额定电流达到了 6250A,平波电抗器的额定电流也由 5000A 增加到 6250A,电流值增加了 25%,这将会使单通道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中的端子板发生异常发热等技术问题,同时平波电抗器由于具有较多数量的电线,因此在电线引出的时候会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这个电线的排布和引出都带了不小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进出线结构可以通过端头板与平波电抗器相连接,此时可以令平波电抗器一些相关电路线穿入排线管至内,并通过排线管的另一端将电线引出,由于本装置是设有多个排线管因此对于不同的线路的电线可以穿入不同的排线管,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多根电线穿过进出线结构的时候多根电线相互发生缠绕的现象,同时多个排线管为弯曲的可以进一步的增大多个排线管之间的距离,利用疏散热量,同时排线管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的排出排线管管内的热量,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开启吹风装置,利用吹风装置迅速的将装置内的热量通过通气口排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包括进出线结构主体和端头板,还包括排线管和吹风装置,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为一个圆柱体且该圆柱体为一个腔体,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两端侧面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端头板为一个圆环体,所述端头板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内部设有所述排线管,所述排线管贯穿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并暴露在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两端外部,所述排线管的数量为五个,其中一个所述排线管呈笔直状且位于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轴心线位置,其他四个所述排线管呈弯曲状且均匀排布在笔直状所述排线管周围,所述排线管设有通孔,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外侧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底侧设有通气口,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电风扇、电动机、蓄电池和电源控制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进出线结构主体外侧固定连接且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通风孔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板设有固定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以分别令不同的电路线穿入不同的排线管内,可以有效的避免避免了多根电线穿过进出线结构的时候多根电线相互发生缠绕的现象,同时多个排线管之间是有排布距离的,避免多个管线排布状态下管线长时间的工作产生的热量的集中,同时排线管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目的是为了充分的排出排线管管内的热量,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开启吹风装置,利用吹风装置迅速的将装置内的热量通过通气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平波电抗器进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平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平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