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贴片示踪技术的井筒及地层找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1402.6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0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单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永斌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11 |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 |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贴片示踪 技术 井筒 地层 水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贴片示踪技术的井筒及地层找水系统,所述找水系统包括油管、安装在油管之间的示踪短节及在近人工井底处油管安装的单向流设备。所述贴片示踪剂贴合在示踪短节的凹槽内,示踪短节安装有可防旋转的筛网对贴片示踪剂进行保护,保持测试的稳定性。实施时将所述找水系统下放安装在井筒的近人工井底的油管底端,保证安装不同种类的示踪短节对应不同的压裂段,各压裂段的地层水经过贴片示踪剂后单向流至油管出井,通过检测出井液中的示踪剂种类及含量得到各压裂段的产水数据,判断主力产水层。采用本系统进行找水,不需要封隔器卡封,能够减少作业风险,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可依托现有生产流程,不需要另设作业条件找水,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井找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贴片示踪技术的井筒及地层找水系统。
背景技术
井筒找水与油田开发效益水平息息相关,井筒不同面临不同的找水技术方案。其中,水平井具有比直井更长的完井层段,通过扩大油层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单井产量可以达到直井的3倍以上。采用注水开发及底水驱动的水平井见水不可避免,见水后形成注水井与生产井的地下大循环,含水量不断增加,降低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导致在地下形成一些死油区,缩短油井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水平井找水直接影响着水平井的规模应用。
目前国内外定向井及水平井找水测试工艺技术主要有产液剖面测试、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机械找水管柱测试。其中产液剖面测试需要解决测井工艺、传感系列选择及资料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存在测井仪器无法下入指定层位、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脉冲中子活化测井主要由遥测短节、中子发生器及探测器等工具组成,存在的问题是精度低,只能判断出水层;机械找水管柱测试包括智能找水及智能找水、堵水一体化工艺,测试过程均需要封隔器卡封过程,存在作业风险大问题,改变井筒原始压力系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贴片示踪技术的井筒及地层找水系统,能够提高找水的精度与时效,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井筒,不需要封隔器卡封,不会改变井筒原始压力,减少作业风险,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贴片示踪技术的井筒及地层找水系统,包括测水装置与分析装置;所述测水装置包括可安装在井筒内的若干段油管,油管之间安装若干示踪短节,所述示踪短节数量与压裂段段数对应,各示踪短节能够贴合并限位保护不同种类的化学贴片示踪剂,示踪短节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压裂段的间隔位置对应,所述井筒的油管近人工井底处安装有单向流设备,并保证单向流设备相较于各示踪短节安装位置距离人工井底最近;所述分析装置为气质联用设备,用于对出井的水样进行检测。
采用上述找水系统,示踪剂的溶出量的多少取决于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等同于产水量。生产过程中,地层水从射孔段进入井筒,流经化学贴片示踪剂,则溶出的示踪剂混合扩散入地层水中;在经过压裂段的油管处设置单向流设备,则混合有示踪剂的地层水从单向流设备进入油管,经井筒出口排出。单向流设备的设置,保证水流无其他过流通道。利用分析装置井口采样分析,确定样品中示踪剂的种类和含量。在井筒中不会因为串层而引起找水偏差。示踪原理确保所见即所得,将井下各段产水及时变信息准确无误的携带出井,经解释系统呈现。
进一步地,所述油管之间以及示踪短节与油管之间的安装均采用油管节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流设备为单向阀或单向筛管。井筒采用单向流设计,保证所有液体在油管最下端进入油管,不会发生串层变化引起误差,并且在结果的解释系统构建时充分考虑不同压裂段的流速变化,使其可以定性评价主力产水段,确定主力出水段,保证测试理论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进一步地,所述示踪短节为与油管匹配的短节筒,所述示踪短节外表面设置沿短节筒周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凹槽,所示凹槽形状与找水时所用的贴片示踪剂形状匹配,所述短节筒外周面安装防旋转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永斌,未经单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1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型腔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PTC加热方案中的温度均衡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