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厚度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50966.8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G01B21/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俞晓祥 |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测试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厚度测试系统。手持式单喇叭天线测试时的数据采集方式目前主要依赖人工读取仪表数据然后填写到表格中。缺点包括:错误率高;效率低;占用人力资源多。本实用新型的电厚度测试系统,包括手持式检测仪、信号转换单元、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触发开关,其中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手持式检测仪上,触发开关、信号转换单元和矢量网络分析仪依次联通,所述手持式检测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联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提高手持式单喇叭天线电厚度测试数据采集效率,有效提高了手持式单喇叭天线电厚度测试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厚度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雷达罩的电厚度,因其综合反应了介质壳体的介电性能及壁厚,从而影响瞄准误差、传输效率、零深电平抬高、近区副瓣电平抬高和远区副瓣电平抬高等指标,而成为雷达罩成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
采用手持式单喇叭天线对雷达罩电厚度测量与校正,是高性能电磁窗产品的重要技术保障。电厚度是被测材料电尺寸远大于波长时的宏观参数,为平均效应。这是目前一种先进的电厚度测试手段,测试效率高,测量仪器及工装性价比高,但测试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测试人员的测试技术水平和经验。
手持式单喇叭天线测试时的数据采集方式目前主要依赖人工读取仪表数据然后填写到表格中。人工采集数据缺点包括:错误率高;效率低;占用人力资源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数据自动采集装置,解决手持式单喇叭天线电厚度测试系统在数据采集记录方面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厚度测试系统,包括手持式检测仪、信号转换单元、矢量网络分析仪和触发开关,其中所述触发开关安装在手持式检测仪上,触发开关、信号转换单元和矢量网络分析仪依次联通,所述手持式检测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联通。
进一步地,各装置之间的联通通过信号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延时/功放模块、扬声器和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处理模块具有信号输入接口及信号输出接口。
进一步地,该信号输出接口包括向延时/功放模块输出的接口以及向模/数转换模块输出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延时/功放模块的输出端与扬声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转换单元(2)还具有独立的电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提高手持式单喇叭天线电厚度测试数据采集效率,有效提高了手持式单喇叭天线电厚度测试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厚度测试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信号转换单元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厚度测试系统包括手持式单喇叭1,信号转换单元2、矢量网络分析仪3、触发开关4以及信号电缆。
在测试人员定位完成,其他设备就绪后(其中手持式单喇叭1在检测状态),检测人员控制触发开关4产生检测触发(或脉冲)信号,检测触发(或脉冲)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递给信号转换单元2,信号转换单元2将转换后的信号发送至矢量网络分析仪3从而激活矢量网络分析仪3。此时矢量网络分析仪3能够接收到手持式单喇叭1发送过来的检测信号。
其中该信号转换单元2包括信号接收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延时/功放模块、扬声器和电源,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实施例
利用加装本实用新型电厚度测试系统测试某型雷达罩电厚度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0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密封功能的平开窗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手动天地插销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