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棚装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0825.6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蒋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35 | 分类号: | B60P7/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棚 装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棚装车装置。包括装车基架,所述装车基架包括底横梁、顶横梁,连接于所述底横梁和顶横梁相对两端的立柱,以及相应的装车支承装置,所述装车支承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相应两所述立柱上的、相互相向对应的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呈倾斜设置的承托板;所述支撑板包括与相应的立柱连接的直角形或圆弧形连接部,以及与相应的顶棚对应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设有与相应的承托板对应连接的倾斜式承接凹台阶。该顶棚装车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装车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装车固定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装置。尤其涉及用于顶棚等架体装车运输的一种顶棚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一些组装式工棚、候车亭等架构类装置,都是以成型模块式结构组件方式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而实现构架类模块组件装车运输,其装车固定装置对其运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现有类似顶棚等架类产品的装车装置存在占用空间大、每个顶棚需要制作一层支架、车次装载数量少,装车装置制作工艺复杂、焊接工作量大、制作成本高,以及装车操作复杂,花费时间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顶棚装车装置。该顶棚装车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装车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装车固定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装车基架,所述装车基架包括底横梁、顶横梁,连接于所述底横梁和顶横梁相对两端的立柱,以及相应的装车支承装置,所述装车支承装置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相应两所述立柱上的、相互相向对应的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呈倾斜设置的承托板;所述支撑板包括与相应的立柱连接的直角形或圆弧形连接部,以及与相应的顶棚对应的支承部,所述支承部设有与相应的承托板对应连接的倾斜式承接凹台阶。
所述承托板为一呈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L承托板。
所述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支撑连接于所述承托板的支撑加强体。
所述顶横梁的相对两端设有插接于相应的所述立柱上的限位卡接凸体。
本实用新型顶棚装车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装车简单快捷,装车效率高,而且,其减少了制造成本,单车次装载数量多,大幅度降低了装车成本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棚装车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棚装车装置的装车支承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侧视图; 图4底横梁与稳定档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其顶棚装车装置包括顶横梁7、底横梁9、立柱1、和相应的装车支承装置等。其立柱和底横梁由方管构成。
其底横梁9固定连接于两立柱1之间,顶横梁7通过其两端固定设置的、向下凸出的限位卡接凸体8插入于立柱的方管内腔与立柱卡接固定。底横梁的中部呈横向固定连接有稳定档12。
其装车支承装置包括支撑板2、L形承托板4、和支撑加强体5等。其支撑板2包括由其板体一端折弯形成的直角形固定连接部10,和位于另一端的支承部,其支承部上侧壁面设有与人字形顶棚6的倾斜度相适应的倾斜式承接凹台阶3。L形承托板4与支撑板厚度方向相横向、呈倾斜状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倾斜式承接凹台阶上。且L形承托板4的相应一板壁延伸至顶棚的下部承托于顶棚6相应部位。
支撑加强体5与承托板的相应竖向侧板壁倾斜度相对应、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相对两侧,且其上端分别支承连接于承托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广迪智能钢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0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的组合花盆
- 下一篇:一种交叉往复缠绕的窄薄铝带卷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