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0807.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涉及培养装置领域,包括底座、安装板、培养罐,所述培养罐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晃动培养罐的晃动机构,晃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曲柄连杆组件、电机。该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在需要对培养罐内的菌液进行快速均匀混合时,通过开启电机,电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凵字型连接杆做圆周运动,从而在直杆的连接下形成一个曲柄连杆,这样直杆会带动安装板的一侧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安装板上的培养罐进行上下晃动,能够将培养罐内的菌液进行快速晃动搅匀,相比使用搅拌轴进行搅匀不会在搅拌轴上残留污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培养装置是用于对微生物菌进行培养的一种装置。
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1620644280.4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该对比文件包括桶体、盖在桶体上的桶盖以及设于桶体内的搅拌筒,桶体内壁和搅拌筒外壁之间形成一呈环状的储水腔,且储水腔与搅拌筒的内腔相互独立,桶体的下端侧壁上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排水口,搅拌筒内竖直设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和搅拌叶片,且螺旋叶片位于搅拌叶片上方,桶盖上设有能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
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是在培养罐的内部加入搅拌轴进行搅拌,在每次培养过后搅拌轴上都会很容易残留污渍,而培养罐内的搅拌轴非常容易清洗不干净,而残留的污渍会影响下一次培养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晃动进行搅拌的微生物菌培养装置,解决了使用搅拌轴进行搅拌容易残留污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板、培养罐,所述培养罐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晃动培养罐的晃动机构,晃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曲柄连杆组件、电机,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两侧,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与安装板连接,曲柄连杆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电机与曲柄连杆组件联动连接,曲柄连杆组件与安装板连接。
优选的,曲柄连杆组件包括主轴、凵字型连接杆、直杆、铰接块,所述主轴铰接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凵字型连接杆,所述直杆的一端与凵字型连接杆铰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与铰接块铰接,所述铰接块与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支撑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腿、连接块、旋转轴,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支撑腿之间铰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二支撑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腿、橡胶垫,所述第二支撑腿的数量为两个,且曲柄连杆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腿之间,所述橡胶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部传动连接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培养罐上固定连接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培养罐的顶部,所述出料管上固定连接有阀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培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0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变桨减速机的装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