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0649.6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谌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鼎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线 薄片 成型 入壳治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包括软线薄片体卸料板,软线薄片体卸料板上固定有卸料卸料气缸固定板支架,卸料卸料气缸固定板支架上设有卸料气缸固定板,卸料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卸料气缸,软线薄片体卸料板上连接有定位导向等高螺栓,定位导向等高螺栓上连接有电机固定板和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电机固定板上固定有软线薄片体收放电机,软线薄片体收放电机与电机驱动齿轮相连接,收放定位轴从动齿轮与驱动收放旋转轴相连接,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上设有收放固定轴和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产品品质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碳带盒碳带入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
背景技术
在打印碳带盒的生产过程中,需将碳带投放到碳带盒中。现有生产中是采用人工投料了入料方式,费时费力,生产缓慢效率低,生产过中不易操作,操作空间狭小,碳带易损伤,产品的质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线薄片体成型入壳治具,包括软线薄片体卸料板,所述软线薄片体卸料板上固定有卸料卸料气缸固定板支架,所述卸料卸料气缸固定板支架上设有卸料气缸固定板,所述卸料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卸料气缸,所述软线薄片体卸料板上连接有定位导向等高螺栓,所述定位导向等高螺栓上连接有电机固定板和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上固定有软线薄片体收放电机,所述软线薄片体收放电机与电机驱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电机驱动齿轮与收放定位轴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收放定位轴从动齿轮与驱动收放旋转轴相连接,所述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上设有收放固定轴和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销,所述收放固定轴和驱动收放旋转轴穿过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和软线薄片体卸料板。
所述定位导向等高螺栓上设有定位导向轴套,所述定位导向轴套固定在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轴固定板内。
所述卸料气缸和电机固定板通过卸料气缸连接浮动头组件相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齿轮外设有电机齿轮罩,所述电机齿轮罩固定在电机固定板上。
所述收放固定轴上套设有收放定位轴承。
所述卸料气缸固定板和卸料气缸固定板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软线薄片体收放电机与电机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销有四根,所述软线薄片体收放定位销穿过软线薄片体卸料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改善了手工入软线薄片体物料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2.改善了用模具定位成型方式,有效地将软线薄片体成型为要入料的狭小缝隙空间形状轨迹;从而提高入料的稳定性,减少软线薄片体入料过程不良,提高生产过程产品品质。
3.有效改善了人工作业环境,因为入料空间狭小不方便操作,大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大大提升了产能,改善了过往人工入料过程中,软线薄片体的卡料和划破软线薄片体等问题,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周期和生产营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软线薄片体入壳完成图;
图5是软线薄片体入壳完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鼎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鼎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06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