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9799.5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尤占山;胡超强;黄应敏;邹科敏;邵源鹏;高伟光;许翠珊;冯泽华;徐秋燕;王骞能;胡玉莹;陈雪儿;刘金勇;陈匡迪;郝燕;冯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冯肖肖;王德祥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护套筒,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均为横截面为扇环形的弧形中空板,包括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均为横截面为扇环形的弧形中空板,第一分壳与第二分壳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插槽和中空插条,中空插条能够从插槽的一端插入并在其中滑动,使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和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能够进行导轨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从而对合形成两端开口、侧面封闭的防护套筒,且防护套筒的整个筒壁均为包括内壁、中间架空层和外壁的三层结构。使用时,将防护套筒套在架空电缆裸线上,能够有效防止发生电击事故,且可靠耐用,安全性好,操作便捷,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护套筒。
背景技术
高空架设的高压线一般是裸线,比如常见的10-35千伏的高压电缆,正常情况下,在架空敷设时已经考虑了对地及对其他建筑物、植物的安全距离,但是,位于高压线附近的大树或其他植物,其枝杈随着不断生长可能会靠近高压裸导线,突破安全距离甚至触碰到高压线,而导致发生电击事故,目前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提前清理将要靠近或碰触高压线的枝杈,但是这样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且对高压线附近的枝杈进行清理的操作由于靠近高压线也具有安全隐患。另外,对架空线路的维护和施工,也会使操作人员或者操作工具靠近裸露的高压线,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安全性好、操作便捷、结构简单的防护套筒,用于对靠近施工点或者植物枝杈的一段架空电缆进行防护,防止发生电击事故。
本实用新型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护套筒,包括绝缘的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均为横截面为扇环形的弧形中空板,第一分壳的两侧边与第二分壳的两侧边分别设有能够相互嵌入式配合的抽插结构,从而能够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对合形成两端开口、侧面封闭的所述防护套筒,且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接缝面为折面,防护套筒的筒壁为包括内壁、中间架空层和外壁的三层结构,架空电缆能够通过第一分壳或第二分壳的开口从侧面进入防护套筒的内腔并从中穿过;所述抽插结构为:所述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贯穿其两端的插槽或中空插条,所述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对应的中空插条或插槽,中空插条能够从插槽的一端插入并在其中滑动,从而使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和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能够进行导轨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且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嵌入式连接处同样为包括内壁、中间架空层和外壁的三层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分壳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二分壳的圆心角均大于180度,且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材质均为弹性硬质材料,从而使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中的一个能够通过其开口从侧面紧套在架空电缆上而不脱落,另一个能够与之进行导轨嵌入式紧配合连接。
优选,所述插槽和所述中空插条上还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倒钩机构,从而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沿径向相对移动。
优选,所述防护套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能够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以使两个以上防护套筒能够串联。
优选,所述第一分壳和所述第二分壳的两端外壁均设有销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护套筒的有益效果是:①防护套筒采用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对合而成,方便装卸,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侧边采用嵌入式紧配合连接,使其连接缝很小且接缝面为折面,从而增加从架空电缆到防护套筒外壁的爬电距离,能够有效防止高压电通过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侧面的连接缝击穿防护套筒,防护套筒的管壁采用带有中间架空层的结构,通过架空层内的空气层,增加防护套筒的绝缘性能;②第一分壳的两个侧面和第二分壳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插槽或中空插条,从而使得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的嵌入式连接处同样为包括内壁、中间架空层和外壁的三层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侧面接缝处的爬电距离和绝缘防护强度;③设置倒钩机构,能够防止第一分壳和第二分壳沿径向脱落,增加防护套筒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9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ype C转接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错位安装防护套筒连接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