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9430.4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30 | 分类号: | A01G18/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 地址: | 6742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食用菌 固体 培养 物料 灭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卧式输送筒;所述卧式输送筒的前部顶端设有进料斗,后部底端设有出料斗,在卧式输送筒的内腔水平设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通过轴承座活动固定在卧式输送筒的前后侧壁上,且螺旋输送轴的一端贯穿卧式输送筒的侧壁后与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卧式输送筒的顶端依次并排开设有多个耦合口,对应每个所述耦合口上设有一个微波发生器,且所述微波发生器之间为并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在传送过程中,一边揉搓向前运动,一边进行灭菌处理,相比较传动带静置传输灭菌方式,这样能够保证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均匀和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菌类食品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完整,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食用菌的栽培以个体为主,存在着质量不稳定和产量较低的问题;而且几乎全部工序都要依靠手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
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对于固体培养物料的灭菌至关重要,其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传统对于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的灭菌过程中,由于对于固体培养物料灭菌不够均匀、充分,进而影响到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可以对食用菌栽培固体培养物料进行充分、均匀灭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卧式输送筒;所述卧式输送筒的前部顶端设有进料斗,后部底端设有出料斗,在卧式输送筒的内腔水平设有螺旋输送轴;所述螺旋输送轴通过轴承座活动固定在卧式输送筒的前后侧壁上,且螺旋输送轴的一端贯穿卧式输送筒的侧壁后与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卧式输送筒的顶端依次并排开设有多个耦合口,对应每个所述耦合口上设有一个微波发生器,且所述微波发生器之间为并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和出料斗处均设有微波漏能抑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耦合口自卧式输送筒的进料斗端至出料斗端由密至疏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输送筒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输送筒的外侧壁上包裹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在传送过程中,一边揉搓向前运动,一边进行灭菌处理,相比较传动带静置传输灭菌方式,这样能够保证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灭菌均匀和充分。
(2)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栽培食用菌用固体培养物料进行灭菌处理,而且该装置可实现连续生产,摆脱了传统上间歇式的灭菌方法,有利于提高灭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卧式输送筒,3-进料斗,4-出料斗,5-螺旋输送轴,6-动力驱动机构,7-耦合口,8-微波发生器,9-微波漏能抑制器,1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9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扫地拖地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急诊急救用护理担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