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多辊牵伸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49024.8 | 申请日: | 201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27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华;卓志明;吴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5/16 | 分类号: | D01D5/16;D01D10/06;B08B1/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353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牵伸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多辊牵伸设备,包括机架、上牵伸架、多个上牵伸辊、多个下牵伸辊和多个刮刀装置;本实用新型根据纤维的前进速度自适应调节,避免了纤维在牵伸机辊上出现打滑的现象,同时由于在张力的作用下,将纤维中的油和水挤出,提高了牵伸机对丝片的去油、去水效果;实现刀片的快速拆卸更换,并使在工作中产生的纤维残渣通过挡板远离牵伸机,不影响纤维的生产的功能,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残渣对设备的影响,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设备的维护频率;且下牵伸辊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而且如果辊身出现损坏,可以只需要更换辊身,节约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多辊牵伸设备。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聚酯纤维的制造通常是先把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此时的纤维称为初生纤维,它的力学性能很差,必须经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纺织加工和使用要求。后加工包括对纤维进行牵伸,使初生纤维中大分子或结构单元沿着纤维轴取向,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现有的牵伸机对纤维丝片的挤压多采用在牵伸滚筒的一侧增加一个挤压滚筒,通过该挤压滚筒与其相对的牵伸滚筒之间的配合完成对纤维丝片的挤压,防止丝束打滑,提高牵伸能力。此牵伸机增加的压辊虽然可以部分防止打滑现象,但由于挤压滚筒与牵伸滚筒之间为线接触,则与二者之间的被拉伸物呈线摩擦,摩擦力较小,而且拉伸时往往会产生残渣粘附在辊筒上,如果不及时清除则会对后续拉伸产生影响,而且辊筒是前身过程中的主要运动机械,传统的牵伸机上的牵伸辊一般比较大,如果出现故障的话,拆卸和安装都很不方便,而且如果牵伸辊出现损坏,需要整体更换,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打滑、且方便拆卸的纤维多辊牵伸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纤维多辊牵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牵伸架、多个上牵伸辊、多个下牵伸辊和多个刮刀装置;
所述机架设置于地面上;
所述上牵伸架包括固定板、多个导向套、多个导向杆和多个弹簧;
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于机架的顶部,所述导向套两两成对竖直穿设于固定板上,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设于导向套内并与导向套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并一端连接固定板,另一端连接导向杆远离导向套的一端;
多个所述上牵伸辊水平设置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牵伸辊的辊轴两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导向杆的自由端;
多个所述下牵伸辊转动设置于机架的下部,多个所述上牵伸辊和多个下牵伸辊于水平方向上上下交错设置,所述下牵伸辊包括转轴、轴承、环形固定架和辊身,所述转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穿设于环形固定架内,所述辊身为相互连接的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通过键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套筒套设于环形固定架外侧;
多个所述刮刀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刀片,所述固定架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固定架设有用于固定于机架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机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刀片上设置有供固定架套设固定的凹槽,所述刀片通过凹槽与固定架卡接,所述刀片的刀口朝向下牵伸辊的棍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根据纤维的前进速度自适应调节,避免了纤维在牵伸机辊上出现打滑的现象,同时由于在张力的作用下,将纤维中的油和水挤出,提高了牵伸机对丝片的去油、去水效果;实现刀片的快速拆卸更换,并使在工作中产生的纤维残渣通过挡板远离牵伸机,不影响纤维的生产的功能,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残渣对设备的影响,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设备的维护频率;且下牵伸辊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而且如果辊身出现损坏,可以只需要更换辊身,节约了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康百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9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