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921.7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夏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95 | 分类号: | A61F2/9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度 可调 十二指肠 支架 导引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包括导引管,所述导引管的外壁右侧从左至右均设有通孔,所述导引管的内壁右侧与通孔的相对面从右至左分别安装有第一导丝的一端、第二导丝的一端和第三导丝的一端,所述第一导丝的另一端、第二导丝的另一端和第三导丝的另一端从右至左均延伸出导引管的外壁左侧并安装有挡块。该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可实现导引管的导入,导引管的曲度可调,使导引管能顺利穿过胃部,便于导引管的导入,提高了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满足了支架置入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
背景技术
幽门支架或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是使梗阻或狭窄的的消化道内放置支架以重建消化道畅通功能的技术,导引管是支架输送的主要工具,牵引导引管内的导丝可改变导引管的输送方向,可使导引管向消化道内导入,然而在输送时,受到勾形胃及重度胃扩张的影响,导丝牵引导引管弯曲角度是有限的,常遇到导丝及支架输送在胃腔内盘旋,输送力量无法向前传导而导致支架置入术失败,降低了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难以满足支架置入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包括导引管,所述导引管的外壁右侧从左至右均设有通孔,所述导引管的内壁右侧与通孔的相对面从右至左分别安装有第一导丝的一端、第二导丝的一端和第三导丝的一端,所述第一导丝的另一端、第二导丝的另一端和第三导丝的另一端从右至左均延伸出导引管的外壁左侧并安装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十个以上,且间隙排列在导引管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丝、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的右侧之间间隙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三个挡块可分别对第一导丝、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导丝、第二导丝和第三导丝与导引管的连接位置不同,能改变导引管的右侧弯折曲度,使导引管能从勾形胃或重度胃穿过,从而可实现导引管的导入,导引管的曲度可调,使导引管能顺利穿过胃部,便于导引管的导入,提高了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大大的满足了支架置入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中:1、导引管,2、通孔,3、第一导丝,4、第二导丝,5、第三导丝,6、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曲度可调的胃十二指肠支架导引导管,包括导引管1,通过导引管1可对支架进行输送,使支架可到达需要扩展的位置,导引管1的外壁右侧从左至右均设有通孔2,通过通孔2与导引管1的配合可对患者脏器内的积液排出,导引管1的内壁右侧与通孔2的相对面从右至左分别安装有第一导丝3的一端、第二导丝4的一端和第三导丝5的一端,第一导丝3的另一端、第二导丝4的另一端和第三导丝5的另一端从右至左均延伸出导引管1的外壁左侧并安装有挡块6,通过挡块6可防止第一导丝3、第二导丝4和第三导丝5与导引管1的外壁脱离。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通孔2的数量为十个以上,且间隙排列在导引管1的外壁,增大通孔2的排列长度,便于通孔2排放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9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