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8182.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9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康;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和华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6/00;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李汉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碳酸锂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属于碳酸锂生产设备领域。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反应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板,固定台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转轴,搅拌转轴依次贯穿固定台板和反应釜体并延伸至反应釜体的内部,支撑连接杆远离搅拌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条安装板,通过出料阀进入余热回收装置对余热进行回收,余热回收装置与预加热瓮相连通,预加热瓮使用余热回收装置的收集的热量对下一步要进行反应的液体进行预加热,减少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直接排出造成的热量浪费,充分利用热能,减少了加热的能量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锂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
背景技术
碳酸锂是当今锂盐中较为重要的化合物,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玻璃陶瓷、合金及医药等领域,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方针政策,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这其中就包括锂离子电池,该锂电池中的正极材料成本占整个电池的70~80%,而现今市场的主流产品主要包括镍钴锰酸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全部会用到碳酸锂制备而成,随着新能源汽车需要不断增加,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动力电池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关系到原料纯度及材料性能,故对碳酸锂的纯度要求越来越高。
氢化反应后的碳酸氢锂母液需要再经过热解反应釜进行高温热解,通常热解反应釜采用蒸汽盘管对釜壁进行加热,现有的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存在分解需高温,热耗高的问题对反应液体的余热没有有效利用,从而系统效率低,造成热解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具备对反应液体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加热的能量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存在分解需高温,热耗高的问题对反应液体的余热没有有效利用,从而系统效率低,造成热解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碳酸锂的热解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板,所述固定台板的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依次贯穿固定台板和反应釜体并延伸至反应釜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转轴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连接杆,所述支撑连接杆远离搅拌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条安装板,所述刮条安装板远离支撑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刮条,所述橡胶刮条与反应釜体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搅拌转轴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部搅拌叶片,所述反应釜体的外侧壁上盘旋设置有蒸汽加热管道,所述反应釜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壳体,所述蒸汽加热管道位于保温壳体的内部,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的底部连通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的左侧位于进液管的上部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端连通有预加热瓮,所述进液管远离余热回收装置的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与预加热瓮相连通,所述预加热瓮的左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部左侧连通有进料阀,所述预加热瓮的顶部连通有热液进料管,所述热液进料管与进料阀相连通,使用时液体首先经过预加热瓮进行预加热,然后通过热液进料管进入反应釜体的内部,通过蒸汽加热管道对反应釜体进行加热,使内部发生反应,通过保温壳体可以减少蒸汽加热管道对外界的热量散失,减少能量消耗,之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转轴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搅拌叶片和底部搅拌叶片旋转,搅动反应液体,使得溶液搅拌混合的更加有效,提高反应效率,同时橡胶刮条也进行旋转,将粘结在容器内侧壁上的产物及时刮擦下来,对碳酸锂进行充分回收,提高收率,反应完成后液体通过出料阀进入余热回收装置对余热进行回收,余热回收装置与预加热瓮相连通,预加热瓮使用余热回收装置的收集的热量对下一步要进行反应的液体进行预加热,减少了反应完成后的液体直接排出造成的热量浪费,充分利用热能,减少了加热的能量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和华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和华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8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