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7923.4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玲;俞晓明;饶京京;闻飞;陆文康;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洁智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检测 污水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包括沉重座、挂环、圆柱体、拿取槽、软胶套、拿取绳、系绳孔以及圆形槽,圆柱体对称安装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圆柱体下端面套设有挂环,挂环上端面前后两侧开设有拿取槽,拿取槽内壁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系绳孔,系绳孔内部安装有拿取绳,拿取绳环形侧面安装有软胶套,沉重座安装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下侧,圆形槽开设在沉重座内部上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不方便辅助采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辅助采样瓶污水采样,使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监测网络进行设计,环境监测收集的信息又能通过GIS适时储存和显示,并对所选评价区域进行详细的场地监测和分析。在检测污水时,通常会通过采样瓶进行污水样品的采集。
现有的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不方便辅助采样,在进行污水采样时,通常需要检测人员将采样瓶放置在污水中,检测人员仅能够取得污水表层水样,若深入对污水采样会腐蚀手部皮肤,现在急需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辅助采样瓶污水采样,使用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包括采样瓶主体、辅助采样机构以及采样口,所述采样口设置在采样瓶主体上端面,所述辅助采样机构设置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所述辅助采样机构包括沉重座、挂环、圆柱体、拿取槽、软胶套、拿取绳、系绳孔以及圆形槽,所述圆柱体对称安装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左右两侧,所述圆柱体下端面套设有挂环,所述挂环上端面前后两侧开设有拿取槽,所述拿取槽内壁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系绳孔,所述系绳孔内部安装有拿取绳,所述拿取绳环形侧面安装有软胶套,所述沉重座安装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圆形槽开设在沉重座内部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挂环内径与采样瓶主体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拿取绳为弹性拉伸绳,所述软胶套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系绳孔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拿取绳左右两侧系于固定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槽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下侧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拿取绳设有两组,且两组拿取绳规格相同,所述圆柱体设有两组,且两组圆柱体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沉重座、挂环、圆柱体、拿取槽、软胶套、拿取绳、系绳孔以及圆形槽,该设计能够在环境检测时辅助采样瓶收集污水样品,解决了原有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不方便辅助采样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采样便捷性。
因挂环内径与采样瓶主体相匹配,该设计方便挂环置于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因拿取绳为弹性拉伸绳,该设计方便拿取绳的拉伸使用,因软胶套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该设计增加软胶套的防滑效果,因系绳孔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拿取绳左右两侧系于固定环上,该设计方便拿取绳两端的固定,因圆形槽内环形侧面设有内螺纹,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下侧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啮合,该设计通过螺纹啮合,方便沉重座拧在采样瓶主体环形侧面下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辅助采样瓶污水采样,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中辅助采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洁智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洁智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79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